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4.“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原因和结果互相作用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6.时间和空间既是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是一件( )
A.诡辩论的观点B.实用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7.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8.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9.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
1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3.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
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
14.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水平C.社会意识的内容D.政治制度的状况
15.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D.道德标准
1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17.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18.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
1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
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
20.垄断资本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 )
A.股份制B.合作制C.垄断制D.参与制
21.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2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 变化表明( )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息本B.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由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由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24.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
A.实现共同富裕B.发展先进文化C.坚持群众监督D.坚持党的领导
25.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