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洛克、休谟和狄德罗 B.康德、黑格尔和费希特
C.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D.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B.深人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D.善于独立思考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特性是( )
A.广延性B.持续性C.客观实在性D.可知性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这是在哲学上坚持了( )
A.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
6.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献”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
A.社会规律具有盲目性,自然规律具有自觉性
B.社会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是不稳定的,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
8.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B.社会性C.历史性D.客观性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人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订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0.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2.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义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 )
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折中主义观点
13.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哑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1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般基础和条件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 )
A.政治发展“失调”B.经济体制“失灵”C.社会融合机制“失效”D.金融传媒“失语”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8.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竞争中形成的,体现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平均利润D.垄断利润
19.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应相当于( )
A.剩余价值B.利息C.年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
20.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 )
A.垄断可以创造价值B.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C.垄断价格能完全脱离价值D.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
21.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形式变化的大体顺序是( )
A.由商业资本输出为主,到产业资本输出为主,再到借贷资本输出为主
B.由商业资本输出为主,到借贷资本输出为主,再到产业资本输出为主
C.由产业资本输出为主,到商业资本输出为主,再到借贷资本输出为主
D.由借贷资本输出为主,到商业资本输出为主,再到产业资本输出为主
2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国际化
23.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 )
A.《共产主义原理》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D.《国家与革命》
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
25.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
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