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是( )
A.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是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
C.是否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折中主义的观点
7.“针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相和假象的区别的是( )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9.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一种( )
A.客观的物质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1.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合作互助关系 D.思想交往关系
13.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14.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5.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积累规律 D.平均利润规律
16.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 C.生产阶段 D.流通阶段
1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是( )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18.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度的权力是( )
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19.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化阶段的两大阶段是指( )
A.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阶段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阶段 D.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0.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后该企业属于( )
A.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 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21.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生产的国际化 C.流通的国际化 D.资本的国际化
22.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公开面世的经典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哥达纲领批判 C.资本论 D.国家与革命
2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 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