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
A.科学性决定的;B.革命性决定的;C.实践性决定的;D.阶级性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实践的;B.多样的;C.可知的;D.变化的
4.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基本特点,这表明实践是( )。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5.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
A.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B.不能正确认识的;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D.可以认为改变的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
A.人脑是意识的唯一源泉;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A.真理是因人而异的;B.有用的就是真理;C.真理是凝固不变的;D.真理是有价值的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是必须坚持( )。
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个人需求出发;D.一切从集体意志出发
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
A.对个体意识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群体意识的影响实现;D.对公序良俗的影响实现
11.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信息传递系统;B.生产工具;C.自动控制系统;D.动力系统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是( )。
A.相互决定的关系,无主次之分;B.相互平行的关系;C.相互制约的关系,有主次之分;D.相互孤立的关系
13.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
A.自然经济社会;B.商品经济社会;C.产品经济社会;D.信息社会
14.商品经济是( )。
A.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B.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以自给自足为特
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1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总价值的生产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创造问题C.社会总价值的分配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C.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D.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18.金融寡头在经济的统治主要通过( )
A.股份制实现 B.有限责任制度实现 C.参与实现的 D.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
1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 )。
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B.能够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C.会使其经济发展长盛不衰;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生成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全球化
2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种手法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其中典型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是( )。
A.高价倾销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B.低价收购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型产品;
C.以占领殖民地的方式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D.打着"援助"的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22.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之一《乌托邦》作者是( )。
A.发过的圣西门;B.英国的莫尔;C.英国的欧文;D.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民主集中制;D.民主监督制
24.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是( )。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
25.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 )。
A.爱岗敬业的职业理想;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和谐共生的社会理想;D.大公无私的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