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所描述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转注
2.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
A. 大 朱 門 固 B. 木 三 莫 牧
C. 羊 眉 息 錦 D. 亦 从 鹿 簡
3.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B.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C. 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D. 公患之,使鈕魔賊之。
4. 下列各组字,属于更换声符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
A. 裸一雜 B. 杯一盔 C. 線一幾 D. 溪一豁
5. 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
A. 尉一慰 礼一禮 B. 泪— 淚 舍一捨
C. 塵一尘 棄一弃 D. 何一荷 其一箕
6.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复音词的是( )
A . 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B. 璧則猶是也。雖然,馬齒亦長矣。
C.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歉。
D. 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7.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 )
A.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B. 公翰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C.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D.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8. 下列各项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程度深浅的差异的是( )
A. 菜:古义专指蔬菜,今义还包括鱼、肉等食品。
B. 子:古义指男孩和女孩,今义指男孩。
C. 谤:古义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今义指造谣中伤。
D. 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怨恨。
9.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中“即”的意思是( )
A. 即使 B. 接近
C. 离开 D. 立即
10.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本义的是( )
A.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B. 十年春,齊師伐我。
C. 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D.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11.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 )
A.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C.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D. 行略定秦地。
12. 下列句中“其”用来指代听话者一方的是( )
A. 鲲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B.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C. 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D.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13. 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
A.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B.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C. 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
D.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14. 在“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句中,“寶”的语法特点是( )
A. 名词的意动用法 B. 动词的使动用法 C. 动词的一般用法 D. 名词作状语
15. 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的一句是( )
A. 高臺芳榭,家家面築。
B.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C. 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D.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16.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B. 求!無乃爾是過輿?
C. 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D. 不知是非,不辟死傷。
17.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
A.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
B. 哀公問社於宰我。
C. 舌弊耳聾,不見成功。
D. 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為秦取不久矣。
18. “牟牟然惟利之見”句中所包含的宾语前置现象属于( )
A.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B. 宾语借助代词复指而前置
C. 宾语直接置于动词之前D.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9. “读若”这一术语在古注中除可用于注音外,还常用于( )
A. 指出本字与借字的关系B. 指出异体字的关系
C. 指出分化字的关系D. 指出同义词的关系
20. “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一句所使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 )
A. 变文 B. 互文
C. 连类而及 D. 婉曲
二、 古文背诵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将下列各小题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1.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
22. 子罕曰:“ ,爾以玉為寶。若以舆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23. 人之迷,其日固久。 ,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4.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兒命》曰:“學學半。”
25. 數罟不入湾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6. 是鳥也, 。南冥者,天池也。
三、 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5分)
27. 於是乘其車,揭其剣,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揭:
28. 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悖:
29.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匡:
30. 擁大盖,策馴馬,意氣洋洋,甚自得也。 策:
31.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殆: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用法。(5分)
32. 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 以:
33. 雖九死其猶未悔。 雖:
34. 子常其能賢於成、靈乎? 於:
35.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而:
36. 闕秦以利晋,唯君圖之。 唯: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37. 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指事字,哪些是会意字,并以这些字为例,说明指事字与会意字的区别。(6分)
(1)武
(2)刃
(3)伐
(4)折
(5)甘
(6)本
(7)上
(8)逐
38. 辨析下列三组同义词,并指出其意义差异的类型。(6分)
(1)問:王聞之,使人問其故。 訪:穆公訪諸蹇叔。
(2)望:吴起至於岸門,止車而望西河。 顧:孟嘗君顧謂馮暖。
(3)饥:人情, 一 日不再食則饥。 餓: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39. 结合下面例句,说明如何利用语法结构判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现象。(8分)
(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2)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3)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4)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把下段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効人之子姬昆弟之狀。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 之鬼効其子之狀, 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矣,無此事也。 昔也往責於東邑,人 可問也。”其父信之,曰:“諳!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明日, 端復飲於市, 欲遇而刺殺之。明旦之市而醉。 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 拔剣而刺之。 丈人智惑於似其真子者而殺於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 人之智也。
40.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
41. 扶而道苦之
42. 昔也往責於東邑
43. 端復飲於市
44. 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45. 丈人智惑於似其真子者而殺於真子
六、 古文标点题(12分)
46. 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有 獻 不 死 之 藥 於 荆 王 者 謅 者 操 之 以 入 中 射 之 士 問 曰 可 食 乎 曰 可 因 奪 而 食 之 王 大 怒 使 人 殺 中 射 之 士 中 射 之 士 使 人 説 王 曰 臣 問 謅 者 曰 可 食 臣 故 食 之 是 臣 無 罪 而 罪 在 謅 者 也 且 客 獻 不 死 之 藥 臣 食 之 而 王 殺 臣 是 死 藥 也 是 客 欺 王 也 夫 殺 無 罪 之 臣 而 明 人 之 欺 王 也 不 如 釋 臣 王 乃 不 殺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田忌去齊奔楚,楚王郊迎,至舍,問曰:“楚,萬乘之國也;齊,亦萬乘之國也。
常欲相并,為之奈何?”對曰:“易知耳!齊使申孺将,則楚發五萬人,使上將軍將之, 至禽将軍首而反耳。齊使田居將,則楚發二十萬人,使上將軍將之,分别而相去也。齊 使盼子将,楚發四封之内,王自出将而忌從,相國、上將軍為左、右司馬,如是則王僅 得存耳。”於是齊使申孺将,楚發五萬人,使上將軍至禽將軍首反。於是齊王忿然,乃 更使盼子將,楚悉發四封之内,王自出將,田忌從,相國、上將軍為左、右司馬,益王 車屬九乘,僅得免耳。至舍,王北面正領齊祛,問曰:“先生何知之早也?”田忌曰:“电 孺為人,侮賢者而輕不肖者,賢、不肖者俱不為用,是以亡也。田居為人,尊賢者而賤 不肖者,賢者負任,不肖者退,是以分别而相去也。盼子之為人也,尊賢者而爱不肖者, 賢、不肖俱負任,是以王僅得存耳。”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47. 楚發四封之内 封:
48. 益王車屬九乘 益:
(二)指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语法特点(3分)
49. 楚王郊迎 郊:
50. 尊賢者而賤不肖者 賤:
51. 王北面正領齊祛 正:
(三)将短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52. 田忌去膏奔楚
53. 禽将軍首而反
54. 先生何知之早也
(四)55 . 田忌很善于预测,当楚王问他楚国应该如何应对齐国的吞并时,田忌的回答 竟然和后来发生的事情完全一样。他之所以预测得如此准确,是因为他对齐国三 位大将申孺、田居、盼子的“为人”非常了解。请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 现代汉语陈述申孺、田居、盼子三人的“为人”、“贤者”和“不肖者”的相应态 度,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不同结局。(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