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2011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的一句是
A.選贤輿能,講信修睦。
B.陽货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灌水暴益,荆人弗知。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假借字的一句是
A.忠矣,而亦欲人之親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開而弗達。
C.入學鼓箧,孫其業也。
D.人無于水監,當於民監。
3.下列形声字,全都是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醫 問 固B.簡 裹 聞
C.隨 赢 辯D.衷闘戚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
A.執其干戚,習其俯(俛)仰。
B.管(館)人布幕於寢門外。
C.有求則卑辭,無欲則嫣(驕)嫚。
D.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
5.下列各组字,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
A.丘——坂B.秋——烁
C.溪——豁D.裹——裸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本义的一句是【 】
A.言語相結,天下焉一。
B.王聞之,使人問其故。
C.子公怒,染指於鼎,營之而出。
D.晨往,寢門闘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A.民者,在上所以牧之。B.天柱折,地維絕。
C.賊民之主,不忠。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凯不寒。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
A.求,無乃爾是過舆?B.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C.王送知蕾,曰:“子其怨我乎?” D.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 】
A.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B.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
C.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局?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 】
A.饥之於食,不待甘旨。
B.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C.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D.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
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
A.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动乱)
B.萬物作焉而不辭。(告别)
C.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责备)
D.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迷恋)
12.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遏也。
B.蓋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D.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
13.下列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A.鑄名器,藏寶財,固民之殄病是待。
B.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C.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
D.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衆以為殃,是謂小康。
14.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
A.田單兵日益多。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秋水時至,百川灌河。D.童子隅坐而執燭。
15.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A.且夫我營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B.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C.卑而翳之,佚而劳之,親而離之。
D.倾奪鄰國,而雄諸侯。
16.下列句子,属于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 】
A.此可謂知義舆不義之别乎?
B.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舆求之問。
C.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D.甚矣古書之難讀也。
17.下列句中,数词表示约数的一句是【 】
A.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B.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
C.棗栗千石者三之。
D.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
18.下列句中,“见”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
C.後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
D.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
19.下列注音术语,不属于直音这种注音方式的是【 】
A.讀若B.讀曰
C.讀焉D.讀舆某同
20.“無羽毛以御寒暑”这句话含有的特殊表达方式是【 】
A.變文B.連類而及
C.互文D.婉曲
二、古文背诵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22.我以不貪焉寶,爾以玉焉寶。()
23.是烏也,()
24.父母之愛子,()
25.凡用兵之法,()
26.不建農時,();既来之,則安之。(),不若人有其寶。()。南冥者,天池也。()。姆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數罟不入湾池,魚繁不可勝食也。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5分)
27.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速:
28.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浸:
29.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微:
30.猶水之就下,獣之走壤也。就:
31.子適衛,冉有僕。適: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语法作用。(5分)
32.旦日,客從外来,舆坐談。舆:
33.歸以語其弟,曰:“楚其亡乎?”以:
34.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議毁于内,三年而毁聞乎君也。乎:
35.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耳:
36.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營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37.分析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的结构类型,说明其本义,并指出每组句子中哪一句用的是本义。(6分)
(1)A.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B.凡榖田,绿豆、小豆底焉上。
(2)A.願無伐善,無施劳。
B.十年春,齊師伐我。
(3)A.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38.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6分)
(1)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2)子焉父死亡所恨。
(3)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39.结合下列句子,说明如何利用语法结构判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8分)
(1)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2)既来之,則安之。
(3)以正君臣,以篤父子。
(4)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贫。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把下段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秦青顔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质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欄,三日不绳,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扑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40.昔韓娥束之齊,匮糧
41.過雍門,鬻歌假食
42.韓娥因曼聲哀哭
43.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
44.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45.乃厚賂發之
六、古文标点题(12 分)
46.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焉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魏節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殺魏王瑕,誅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國曰:“得公子者,賜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節乳母舆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見乳母而識之,曰:“乳母無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聞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賜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倘言之,則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則昆弟無類矣!”乳母曰:“籲!吾不知公子之處!”故臣曰:“我聞公子舆乳母俱逃。”母曰:“吾雖知之,亦終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國已破亡,族已滅,子匿之,尚誰匾乎?”母籲而言曰:“夫見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棄義者,亂也。今持逆亂而以求利,吾不焉也。且夫凡焉人善子者,務生之,非局殺之也。豈可利賞畏誅之故,廢正義而行逆節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子逃於深澤之中。故臣以告秦軍。秦軍追見,爭射之。乳母以身属公子蔽,矢著身者數土,舆公子俱死。秦王聞之,貴其守忠死義,乃以卿禮葬之,祠以太牢,寵其兄馬五大夫,賜金百镒。君子謂節乳母慈惠敦厚,重義輕財。
(一)翻译下列句子。(8分)
47.嗟乎!吾奈公子何
48.豈可利赏畏誅之故,廢正義而行逆節哉
49.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
50.矢著身者數十
(二)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或特殊动宾关系。(4分)
51.且夫凡焉人眷子者,務生之,非焉殺之也。
52.秦王聞之,貴其守忠死義,乃以卿禮葬之。
53.君子謂節乳母慈惠敦厚,重義輕財。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4分)
54.今公子安在?
55.尚誰為乎?
(四)56.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乳母藏匿公子的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