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將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A. 女 虎 止 人
B. 甘 車 又 上
C. 莫 牛 犬 亦
D. 石 魚 及 末
2. 下列各组汉字,具有相同意符的一组是
A. 谷 扣 問 呆
B. 服 勝 骨 胡
C. 然 烈 燕 炫
D. 穎 益 湯 衍
3.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属于简化字的一句是
A. 萬里長征人未還。
B. 今有捕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馬鲧禹笑矣。
C. 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
D. 天之道,損有余而奉不足。
4.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
B.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
C. 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
D. 嫂她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5.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古字的一句是
A.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花,或相什伯,或相千萬。
B. 終不得歸漠,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
C. 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韓厥俛定其右。
D. 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
6.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形声字且声符相同的一组是 【 】
A. 里 地 封 壯
B. 湖 黍 泰 渚
C. 伙 熬 炎 燒
D. 徒 吐 杜 肚
7.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 】
A. 赴 計 B. 振 賑
C. 斂- 殓 D. 熟 溪
8.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
A.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 於予舆何誅?
C. 其御之妻從門聞而窥其夫。
D. 势不同而理同。
9. 下列各组词,全部是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 【 】
A. 栗烈 匍匐 B. 逶迤 謠言
C. 蕭瑟 吹嘘 D. 荒忽 爪牙
10. 下列各组同义词,词义差别属于程度深浅轻重不同的一组是 【 】
A. 人 民 B. 坐 跪
C. 饥 餓 D. 睡——寝
11. 下列辨析“恭”和“敬”词义差别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恭”可以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 “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 “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 “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12. 下列句中,“道”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 】
A. 臣之所好者,道也。
B.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贰。
C. 邦有道则仕,邦無道則隱。
D. 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13. 下列句子,“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的一句是 【 】
A.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B. 止子路宿,殺鷄焉黍而食之。
C. 故蘇秦相於趙而關不通。
D. 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焉暴。
14. 下列句子,“於”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 【 】
A. 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當今争於氣力。
B. 故禍莫僭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
C. 請句踐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
D. 於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焉巨擘焉。
15.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句中加着重号的“子”是宾语却没有前置,原因是 【 】
A. “子”所在的句子不是真正的否定句。
B. “子”是名词,不符合宾语前置的条件。
C. 动词“用”的宾语只能放在它的后面。
D. 古汉语宾语的位置本来就是任意的,“子”放在动词后面是这种任意性的表现。
16. 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
A. 有聖人作,搏木属巢以避群害,而民説之,使王天下。
B. 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馬新聖笑矣。
C.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D. 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
17. 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乎”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 鷄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
B. 江漠以濯之,秋陽以暴之,镐镐乎不可尚已!
C. 志乎古,必遺乎今。
D.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18.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許慎
B. 段玉裁
C. 王筠
D. 朱駿聲
19. 古注中所谓的“传注体”是指
A. 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的注释类型
B. 只解释古书正文的注释类型
C. 在同一本古书下汇集各家注释的注释类型
D. 专门为古籍正文和注文作反切注音的注释类型
20. 律诗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称作 【 】
A. 粘 B. 对
C. 失粘 D. 失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有
A. 薑姜 B. 昏婚
C. 州洲 D. 没殁
E. 陳陣
22.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引申义的有
A. 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後四年,而歸視汝。
B.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C. 若網在網,有條而不紊。
D. 武丁朝諸侯,有天下。
E. 苟有險,余必下推車。
23. 下列句子,包含名词作状语的有
A.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
B. 友風而子雨。
C. 横歷天下,廷説諸侯之王。
D.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E. 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24. 下列句子,包含“舆”作介词引进比较对象的有
A. 受時舆治世同,而殃禍舆治世異。
B. 殺人以梃舆刃,有以異乎?
C. 吾舆女弗如也。
D. 吾舆徐公孰美?
E. 執其手而舆之謀。
25. 《毛诗故训傳》对“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的各项注释,属于词义注释的有
A. 相,視也。
B. 無禮儀者,雖居尊位,猶為闇昧之行。
C. 儀,威儀也。
D. 處,昌慮反。
E. 行,下孟反。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26. 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 奉:
27. 八月剥棗,十月穫稻。 剥:
28.絶雲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絶:
29. 數之以王命,取賂而還。 賂:
30. 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 法作用。
31.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以 :
32. 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 ……是無世而不常有之。 夫:
33.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 其:
34. 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惡:
35. 食之,比門下之客。 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36. 写出下列各假借义的后出本字,并据此说明什么是后出本字。(7分)
(1)“辟”本义是刑法,借作“躲开”义,后出本字是( )。
(2). “戚”本义是一种武器,借作“忧愁”义,后出本字是( )。
(3)“采”本义是“採摘”,借作“色泽”义,后出本字是( )。
(4)“烏”本义是“烏鴉”,借作感叹词,后出本字是( )。
(5)“舍”本义是“房舍”,借作“抛弃”义,后出本字是( )。
37. 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它们是哪类代词。(5分)
(1)寡人将誰朝而可?
(2)所殺大臣,多吕后力。
(3)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5)是鳥也,海運則将徙於南冥。
38. 根据以下例句,分析说明“恨”、“怨”、“屨”、“履”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5 分)
(1)《報任安書》:“而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
(2)《漢書 ·蘇武傳》:“子為父死亡所恨。”
(3)《史記 ·秦本紀》:“繆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
(4)《漢書 ·蘇武傳》:“聞漢天子甚怨衛律。”
(5)《許行》:“履大小同,則賈相若。”
(6)《詩 ·魏風 ·葛屦》:“糾糾葛履,可以履霜。”
(7)《墨子 ·貴義》:“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
39. 请將下列文句空缺的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可以写简化字)。(3分)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後止。
(2)( ),魚繁不可勝食也。
(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
(6)(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段文章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 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 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皆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衛律召武 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 武,馳召盤。整地為坎,置温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絶,半日復息。惠等 哭,舆歸營。 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繫張勝。
40.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
41. 見犯乃死,重負國!
42. 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43. 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44. 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繁張勝。
六、古文标点题(10分)
45. 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孔子觀於吕梁懸水四十仞環流九十里魚髓不能過爺鼉不敢居有一 丈夫方將涉之孔子使人業崖而止之曰此懸水四十仞環流九十里魚 鼇 不 敢 過 鼋 鼍不 敢 居 意 者 難 可 濟 也 丈 夫 不 以 錯 意 遂 渡 而 出 孔 子 問 子巧乎且有道術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對曰始吾入先以忠信 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錯吾軀於波流而吾不敢用私吾所以能入而復出也孔子謂弟子曰水而尚可以忠信義久而身親之况於人乎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下面的问题
魏文侯見箕季,其墙壞而不築。文侯曰:“何焉不築?”對曰:“不時。”其墙枉而 不端。問曰:“何不端?”曰:“固然。”從者食其園之桃,箕季禁之。少焉日晏,進耦 餐之食,瓜瓠之羹。文侯出,其僕曰:“君亦無得於箕季矣。曩者進食,臣竊窥之,耦 餐之食,瓜瓠之羹。”文侯曰: “吾何無得於季也!吾一見季而得四焉:其墙壞不築, 云待時者,教我無奪農時也;墙枉而不端,對曰‘固然’者,是教我無侵封疆也;從 者食園桃,箕季禁之,豈愛桃哉?是教我下無侵上也;食我以耦餐者,季豈不能具五味 哉?教我無多斂於百姓,以省飲食之養也。”
(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6分)
46. 壞:
47. 枉 :
4 8 . 晏
49. 愛
50. 具 :
51. 無 :
(二)分析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语法作用(8分)
52. 其墙壊而不築 其:
53. 臣竊窥之。
之 :
54. 吾何無得於季也
於:
55. 教我無多斂於百姓,以省飲食之養也 以 :
(三)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属于哪一类词的何种活用(6分)
56. 文侯曰:“何焉不築?”對曰:“不時。”
57. 其墙枉而不端。
58. 食我以糖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