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最早的隶书产生的时代是( )
A. 战国 B. 秦 C. 西汉 D. 东汉
2. 下列各组汉字,全部为形声字且声符相同的一组是( )
A. 錦 剑 欽 B. 和 穎 榖
C. 問 悶 聞 D. 佞 修 倏
3.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
A. 女 亦 刃 戒 B. 劣 本 武 期
C. 行 下 隻 鴻 D. 又 逐 孟 哀
4. “極”字的本义是( )
A. 北极星 B. 准则、标准
C. 边际、尽头 D. 房屋的正梁
5. 下列各组汉字,相同的部件隶变后没有产生混同现象的一组是( )
A. 秦 泰 奏 春 B. 舌 活 恬 适
C. 堤 地 吐 徒 D. 燕 然 魚 鳥
6.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的是( )
A.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B. 甚矣,汝之不惠!
C. 饋孔子豚。 D. 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7. 下列各项中,对应的每组字全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
A. 暖 媛 烟 堙 剩 腾
B. 和 乐 修 修 睹 都
C. 溪 豁 青 情 猿 援
D. 雜 集 野 禁 游 避
8.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里的字为古今字关系的是( )
A. 公子取(娶)季隗,生伯做、叔劉。
B. 寒暑不能使之疾,袄(妖)怪不能使之凶。
C. 矜(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D. 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后)以伐秦。
9.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是简化字的一句是( )
A. 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
B. 永州之野産異蛇, ……得而腊之以焉餌,可以已大風、攀腕。
C. 制,嚴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D.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10.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
A. 子为父死亡所恨。
B. 聞漢天子甚怨衛律。
C.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D. 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舆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11.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义,今义比古义缩小的一句是( )
A. 父母聞之,清宫除道。
B. 因其富贵,交通王侯。
C. 江海所以能焉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D.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12. 下列句中,“責”用本义的是( )
A. 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B. 往責於東邑。
C. 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
D. 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13. 下列各组词在古代不属于反义关系的一组是( )
A. 進 出 B. 高——下
C. 富—— 貧 D. 治——亂
14.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引申义的是( )
A. 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B. 臧統斬鹿門之關以出。
C.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D. 五榖皆熟焉有年也。
15.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是( )
A. 從横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 B. 遣輿從事郭恂俱使西域。
C. 可須夜鼓聲而發。 D. 怕乎無焉,澹乎自持。
16. 下列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中,表述准确的是( )
A. “杀”和“弑”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杀”侧重于使动物失去生命,“弑”侧 重于使人失去生命。
B. “问”和“访”在范围的廣狭上不同:“问”的范围大,“访”的范围小。
C. “完”和“备”在语法功能上不同:“完”主要用作定语,“备”主要用作谓语。
D. “味”和“臭”在感情色彩上不同:“味”无所谓褒贬,“臭”则只用于贬义。
17. 下列各组句子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温故而知新。
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因故得脱。
B. 鄭人謂玉未理者璞。
井井兮其有理也。
C. 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
象林之直千金。
D. 願勿復再言。
項梁起東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軍。
18.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
A.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B.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
C. 故不能推車而及。
D. 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屦。
19. 下列句子,属于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的一句是( )
A. 象有齒以焚其身。 B. 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
C. 管夷吾治於高侯,使相可也。 D. 項伯殺人,臣活之。
20. 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
A.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B.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C. 因物而多之,孰舆聘能而化之。
D. 宣子説,乃輕幣。
21. 下列句子,具有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工具的一句是( )
A. 夫山居而谷汲者,腰臘而相遗以水。
B. 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C.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D.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22. 下列句中,“夫”作语气词引起议论的一句是( )
A. 夫星之隊,木之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B.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C. 乃歌夫“長缺歸來”者也。
D. 子謂顔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輿爾有是夫!"
23.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为表谦副词表示谦卑意义的是( )
A.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焉過矣。
B.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C.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D. 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
24. 下列句子,“則”作连词,表示后项的行为、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 一 般译为“原来已经”的一句是( )
A.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B. 於是至則圉王離。
C. 東道之不通,則是康公絶我好也。
D. 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
25.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为代词,充当前置宾语的是( )
A. 是何楚人之多也!
B.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C. 語曰:“辱亡齒寒”,其斯之謂輿?
D. 天之亡我,我何渡焉!
26. 下列句子中,“見”为副词,表示接受他人所发的动作行为的是( )
A. 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
B.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C.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颛臾。”
D. 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27. 在“東,德紅切”这个注音中,“東”和“德”的关系是( )
A. 声母相同 B. 韵母相同
C. 声母、声调都相同 D. 韵母、声调都相同
28. 五律首句为“平平仄仄平”,其頷联对句应是( )
A. 仄仄仄平平 B. 仄仄平平仄
C. 平平仄仄平 D. 平平平仄仄
29. 下列各组语言工具书,收字全部按部首和笔画排列的一组是( )
A. 《經籍篡話》,《漢語大詞典》 B. 《辭源》,《佩文韻府》 C. 《經傳釋詞》,《漢語大字典》 D. 《康熙字典》,《辭海》
30. 下列语文工具书,清人所著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一部是( )
A.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B. 《詞詮》
C. 《詩詞曲語辭匯釋》D. 《助字辨略》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根据上古音,下列词中属于叠韵联绵词的有( )
A. 蕭瑟 B. 盤桓
C. 契闊 D. 穹廬
E. 倉庚
32. 下列句子,“以”作连词的是( )
A.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B.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C. 古之民樸以厚,今之民巧以偶。
D.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E.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33. 下列句子,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
A. 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B. 令尹子蘭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C. 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
D. 楚左尹項伯,素善留侯張良。
E. 梁以此奇籍。
34.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假借字和后起本字关系的是( )
A. 辟 避 B. 莫 暮
C. 烏 嗚 D. 然 燃
E. 采 彩
35. 下列古书注释术语,专门用来说明正文中假借字与古今通用字的是( )
A. 如字 B. 读为
C. 猶 D. 读如
E. 读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36.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行:
37. 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 黨:
38. 后稷教民稼穑,樹藝五榖。 藝:
39. 於是約車治装,载券契而行。 約:
40. 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焉氓。 氓: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41. 榖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是:
42.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加:
43.絶雲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且:
44. 受時輿治世同,而殃禍輿治世異。 輿 :
45.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46. 指出下列句中前置的宾语,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3分)
(1)吾誰欺?欺天乎?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鷄鳴而駕 ……惟余馬首是瞻。
47. 从下列三组句子加着重号的词中确定哪个用的是本义,并据此说明怎样确定形声字 的本义。(4分)
(1)道: A. 民扶老擋幼,迎君道中。
B. 臣之好者,道也,進乎技也。
(2)除: A. 除悪務盡。
B. 從至雍械陽宫,扶輦下除。
(3)病: A. 范宣子焉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B. 今病小愈,趨造於朝。
48. 默写出《老子 ·小國寡民》“雖有舟舆,無所乘之”至“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之 间的文句。(繁简字均可,错别字扣分。)(3分)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趣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夫珠玉金銀,饥不可食,寒不 可衣,然而衆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焉物輕微易臧,在於把握,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 寒之患。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盗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粟米布帛生 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 日成也。 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藪邪所利, 一 日弗 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49.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50. 趣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
51.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52. 數石之重,中人弗勝
53.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六、古文标点题(10分)
54. 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晏子焉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窥其夫其夫焉相御擁大蓋策駆馬 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 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 尺乃焉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焉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焉大夫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0分)
閱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昔者晋獻公使荀息假道於虞以伐虢。荀息曰:“請以垂棘之璧舆屈産之乘以賂虞 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獻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寶也;屈産之乘,寡 人之駿也。若受吾幣而不吾假道,將奈何?"荀息曰:"不然, 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 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 是猶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猶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 患焉?”獻公許之,乃使荀息以屈産之乘焉庭實,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於虞而伐 虢。虞公濫於寶輿馬,而欲許之。宫之奇諫曰:"不可許也。 虞之舆虢也,若車之有輔 也。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夫虢之不亡, 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奈何其假之道 也!"虞公弗聽而假之道。荀息伐號,克之;還反伐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牽馬而報。 獻公喜曰:“璧則猶是也,馬齒亦薄長矣。'
(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4分)
55. 請以垂棘之璧舆屈産之乘以賂虞公 賂:
56. 若受吾幣,而不吾假道,將奈何 幣:
57. 唇竭而齒寒 竭:
58. 夫號之不亡,恃虞 恃: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或语法作用,并解释其意义(8分)
59. 晋獻公使荀息假道於虞以伐虢 以:
60. 請以垂棘之璧輿屈産之乘以賂虞公,而求假道焉 焉:
61. 君奚患焉 奚:
62. 奈何其假之道也 其:
(三)翻译下列句子(8分)
63. 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
64. 是猶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65. 虞之輿虢也,若車之有輔也
66. 璧則猶是也,馬齒亦薄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