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將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句中,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選賢舆能,講信修睦。
B. 日輿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豁。
C. 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
D. 人之有道也,飽食媛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獣。
2. 下列各组所列古书中三对通用的字,其字与字关系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
A. 陳 - 陣 赜 - 迹 耦 - 偶 B. 説 - 悦 張 - 脹 剩 - 媵
C. 赴 - 計 淚 - 泪 伯 - 霸 D. 距 - 拒 信 - 伸 屎 - 矢
3. 下列各组字中同属繁简字关系的一组是 【 】
A. 竟——境 採——彩 B. 歡 欢 徵 征
C. 网——網 裹——裸 D. 罷——疲 畔——叛
4. 下列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雪,从雨浇在横山上,会意B. 佞,从女仁声,形声
C. 徒,从彳从走,会意D. 赖,从負束声,形声
5. 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1
A. 行 開 戒 B. 及 取 逐
C. 隻 聞 武 D. 莫 即 遘
6.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一句是 【 】
A . 顔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 志?”
B. 家貧,货賂不足以自曠。
C. 張良出,要項伯。
D. 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7. 下列各句中的“亡”使用本义的是 【 】
A. 亡逃者得輕资也。
B. 夫興亡治亂之迹,焉人君者可以鑒矣。
C. 天行有常,不焉堯存,不焉桀亡。
D. 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焉朋矣,然紂以亡國。
8.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 【 】
A. 親戚 栗烈 滂沱B. 荒忽 逍遥 躊躇
C. 麝發 差池 消息D. 徘徊 文字 望洋
9. 《顔淵季路侍》 一文中的“無伐善,無施勞”的“施”应解释为 【 】
A. 施舍 B. 奖励
C. 实施 D. 夸大
10. 下列各组同义词,其词义差别属于感情色彩不同的一组是 【 】
A. 知——識 B. 完 備
C. 弑——殺 D. 恥 辱
11. 下列句子,含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
A.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B. 楚左尹項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C. 從左右,皆肘之。
D. 殺鷄焉黍而食之。
12. 下列句子,主谓倒置的一句是 【 】
A. 子邪,言伐莒者?B. 是何也?
C. 且焉置土石?D. 安得此?
13. 下列句中,介词“於”与“季氏將有事於颛臾”中“於”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於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焉巨擘焉。
B. 勞力者治於人。
C.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D. 女焉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焉降虞於蠻夷。
14.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 】
A.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B.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C. 擐甲執兵,固即死也。D.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15. 在“秦衛将軍梁成等帥衆五萬屯於洛澗,栅淮以遏東兵”句中,“栅”的语法特点 是 【 】
A.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B. 名词用作意动
C. 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D. 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
16. 下列句子,用介词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 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
B. 萬營輿莊公戰,獲乎莊公。
C. 百里奚舉於市。
D. 厚者焉戮,薄者見疑。
17.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数词表示动量且在动词前作状语的一句是
A. 是以腸一 日而九迴。B. 獨籍所殺漠軍數百人。
C.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D.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
18. “悍吏之来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这段文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委婉中的避讳语B. 分承
C. 复合偏义D. 互文见义
19.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来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此诗頷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
A. 仄起仄收式 B. 仄起平收式
C. 平起仄收式 D. 平起平收式
20. 《廣韵 ·麻韵》:“誇,大言也,苦瓜切。”这说明“誇”、“瓜”两字在中古声韵中的关系是 【 】
A. 两字具有双声关系 B. 两字具有叠韵关系
C. 两字双声并且声调相同 D. 两字叠韵并且声调相同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是假借字的有
A. 距關,毋内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B. 秦時輿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
C.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臣輿將軍有卻。
D. 癸酉,師陳於窜。
E. 無令輿師淹於君地。
22.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内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有
A. 黄帝伐涿鹿而禽(擒)蚩尤。
B. 請以剣舞,因撃沛公於坐(座),殺之。
C. 便苦欻(咳)嗽,欲卧不安。
D. 疾者前入坐,見佗北壁縣(懸)此她輩約以十數。
E. 於是项王乃悲歌抗(慷)慨。
23.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两个字为复音词的有 【 】
A. 操其奇贏,日游都市。
B.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 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
D.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E. 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24. 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有 【 】
A. 儒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B. 戎狄是膺,荆舒是懲。
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吾以子馬異之問,曾由輿求之問。
E. 子是之學,亦焉不善變矣。
25. 下列工具书中,属于专门的虚词词典的有 【 】
A. 《詞詮》B. 《康熙字典》
C. 《説文解字》D. 《經傳釋詞》
E. 《助字辨略》
三、 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26.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輿騎馬之功相去遠矣。 復:
27.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篤:
28. 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 薄:
29. 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 北:
30.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萃: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31.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
32.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之:
33. 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其:
34. 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少:
35. 壽星仍出,淵耀光明。 仍: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36.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古义,结合其今义,归纳出它们所体现的古今词义变化 的类型。(5分)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2)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3)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壤,齊人走。
(4)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5)夸父輿日逐走。
37. 形声字声符和形符的位置,常见的有哪几种类型?请将这些类型从下列汉字中归纳 出来,并将下列汉字归入各类型之下。(6分)
空 救 層 姿 聞 江 閣 性 部 基 園 辯
38. 找出下列句中作状语的名词,结合实例归纳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意义。(6分)
(1)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
(2)君焉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項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
(4)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
(5)射之,豕人立而啼。
(6)失期,法皆斬。
39. 请将下列文句空缺的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可以写简化字)。(3分)
(1)不憤不啓,( )。
(2)( ),則不復也。
(3)( ),不患贫而患不安。
(4)不義而富且貴,( )。
(5)遠人不服,( )。
(6)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 )。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段文章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將説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 清宫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妻側目而 視,傾耳而聽; 嫂她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蘇秦曰:"嫂, 何前倨而後卑也?" 嫂曰: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 上,勢位富貴, 蓋可忽乎哉!"
40. 清宫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41. 嫂她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42. 何前倨而後卑也。
43.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懼。
44. 盖可忽乎哉!
六、古文标点题(10分)
45. 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趙簡子曰晋有澤鳴犢擘鲁有孔丘吾殺此三人則天下可圖也於是乃 召澤鳴犢肇任之以政而殺之使人聘孔子於鲁孔子至河臨水而觀日 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於此命也夫子路趨進曰敢問奚謂也孔子曰 夫澤鳴犢攀昏國之賢大夫也趙简子之未得志也輿之同聞見及其得 志也殺之而後從政故丘聞之刳胎焚夭則麒麟不至乾澤而漁蛟龍不游覆巢毁卵則鳳凰不翔丘聞之君子重傷其類者也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 …… 良营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焉鐵椎重百 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舆客狙撃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 下,求賊甚急,焉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營聞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殿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 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輿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 “諾。”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輿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鷄鳴,良往。 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 頃,父亦来,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焉王者師矣。”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4分)
46. 大索天下,求賊甚急。 賊:
47.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亡:
48.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褐:
49. 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顧:
(二)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着重号字的词性和意义(虚词可说明其语法作用)(8分)
50. 所 (1)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所:
(2)父去里所,復還。 所:
51. 局 (1)得力士,焉鐵椎重百二十斤。為:
(2)求賊甚急,焉張良故也。 局:
(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说明具体是哪一类活用,并解释其意义。(8分)
52.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53. 因長跪履之。
54. 良殊大驚,随目之。
55. 良因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