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趣味教育”的提出者是(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
2.美育是感情教育,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 )。
A.解放人的感性的教育 B.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
C.泄导人的感性的教育 D.升华人的感性的教育
3.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协调性、情感性和( )。
A.理性 B.感性
C.创造性 D.想象性
4.美育的形象性是指具体可感性、深邃意味性和( )。
A.主观任意性 B.生动丰富性
C.抽象概念性 D.逻辑推理性
5.感性是指本能欲望、情感和( )。
A.想象 B.官能感觉
C.理解 D.体验
6.审美鉴赏能力包括审美鉴别能力和( )。
A.审美感觉能力 B.审美知觉能力
C.审美欣赏能力 D.审美创造力
7.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服饰本身的美,衬托人体美和( )。
A.炫耀财富 B.表现感情
C.创造人的整体形象美 D.满足模仿本能
8.技术美有三大原则,即经济、美观与( )。
A.人性化 B.广告化
C.功能美 D.实用
9.学校美育大致有三种形式,即课堂教学美育、学校环境美育和( )。
A.社会环境美育 B.家庭环境美育
C.课外活动美育 D.自由游戏美育
10.小学少儿的想象特点是:有意性迅速增长、更富于现实性和( )。
A.日益增多的创造性 B.更多的主观随意性
C.具有精确完整性 D.具有概括逻辑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强调美育是趣味教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都是很有必要的,原因在于( )。
A.人的趣味是天生的
B.人的趣味与后天教育密切相关
C.趣味有高下美丑之分,健康的趣味需要教育引导
D.趣味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青少年尤其重要
E.我国审美现状有喜欢“畸趣”的倾向,有必要进行教育引导
2.审美观是指( )。
A.世界观 B.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审美的观念 D.审美理想
E.审美趣味
3.自然美的特点在于( )。
A.天然性 B.多变性
C. 不确定性 D.奇特性
E.偏重于内容
4.语言艺术包括( )。
A.诗歌 B.小说
C. 散文 D.戏剧文学
E.书法
5.家庭少儿艺术美育的形式可以采用( )。
A.讲童话故事 B.绘画
C.音乐 D.舞蹈
E.游戏
6.由国家建立起来的专门的社会美育的设施和机构有( )。
A.展览馆 B.俱乐部
C. 广播电视台 D.图书馆
E.劳务市场
7.美育与德育的互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
A.美育就是思想教育 B.美育为德育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C.美育是进行德育的有力手段 D.政治道德观念影响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E.美育与德育具有以美储善、以善育美的相互渗透作用
8.少儿审美态度的生成,与以下培养因素有密切关系( )。
A.兴趣培养 B.注意力培养
C. 情感体验能力培养 D.知觉敏感性培养
E.游戏活动
9.小学美育的任务是( )。
A.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
B.提高小学生对美丑事物的识别能力
C.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想象能力
D.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E.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10.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实施小学美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
A.少先队和班会活动
B.组织艺术爱好小组
C. 开展科技兴趣小组
D.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E.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美育的愉悦性
2.审美创造力
3.人格美
4.家庭美育
5.体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为什么说审美愉悦是人的高级精神愉悦?
2.举例说明审美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3.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4.小学美育的方法。
5.培养教师的审美素养应遵循哪些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通过实例,分析美育愉悦的三个层次。
2.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途径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