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4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决定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式的是其
A. 问题性 B. 创造性
C. 规范性 D. 继承性
2. 课题论证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
A. 发现阶段B. 准备阶段
C. 实施阶段D. 总结评价阶段
3. 由某县政府委托某大学实施的研究项目属于
A. 纵向课题B. 一级课题
C. 横向课题D. 二级课题
4. “不同的认知结构对学习效率有不同影响”这一研究假设属于
A. 描述性假设B. 方向性假设
C. 演绎性假设D. 解释性假设
5. 具有明确观察目的和周密计划的教育观察属于
A. 隐蔽观察 B. 参与观察
C. 自然观察 D. 实验观察
6. 轶事记录法属于
A. 有结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 B. 有结构参与式观察方式
C. 无结构非参与式观察方式 D. 无结构参与式观察方式
7. “现阶段小学生学业负担调查”属于
A. 个案调查 B. 常模调查
C. 比较调查 D. 访谈调查
8. 便于数量化统计的是
A. 综合问卷B. 封闭式问卷
C. 访谈问卷D. 开放式问卷
9. 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应在
A.120 分钟左右B.60 分钟左右
C.90 分钟左右D.30 分钟左右
10. 下列关于教育实验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充满了情感 B. 研究目的是为了获取科学事实
C. 强调追求变量的精确度 D. 研究对象是静态的事物
11. 非随机分组前后测设计属于
A. 准实验 B. 前实验
C. 真实验 D. 假实验
12. 教育经验往往不可言传,这决定了教育经验具有
A. 方式的回溯性B. 方法的综合性
C. 经验模式的独特性D. 加工对象的生动性
13. 对先进经验的模仿属于
A. 经验的反思B. 经验的外演
C. 经验的内化D. 经验的吸收
14. 教育理论往往出现不同理论流派,说明其具有
A. 超前性 B. 概括性和间接性
C. 继承性 D. 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15.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两个概念属于
A. 同一关系 B. 矛盾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 对立关系
16. 下列属于教育理论研究基本逻辑思维方法的是
A. 历史逻辑方法 B. 结构与功能方法
C. 比较与分类方法 D. 系统方法
17. 加权平均数属于
A. 地位量数B. 差异量数
C. 等级量数D. 集中量数
18. 由样本随机波动而产生的是
A. 工作误差 B. 样本代表性误差
C. 抽样偏差 D. 抽样误差
19. 对学科建设中主要课题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属于
A. 理论探讨型 B. 应用型
C. 综合论述型 D. 预测型
20. 问卷、量表一般在教育实验报告的
A. 方法部分 B. 结果部分
C. 附录部分 D. 讨论部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 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1. 科研群体的组成人员在知识、专业等方面应该具有相同的特质。
22. 归纳假设是人们通过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
23. 二次量化法是先用数据定量描述,然后再用语言定性描述被测量内容的不同等级。
24. 相关系数的有界性是指不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其取值范围是一定的。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 教育科研群体有哪些类型?
26. 为什么要重视文献检索?
27. 简述教育经验的层次分类。
28. 文献鉴别的内审方法有哪些?
29. 教育理论研究有哪些功能?
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0. 结合实际论述教育观察现场笔记的基本内容。
31.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来源及控制。
五、 计算题(本大题10分)
32. 某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教师自评分占10%,学生评分占20%,同事评分 占30%,专家督导评分占40%。某教师的得分如下:教师自评80,学生评分85,同事 评分70,专家督导评分85,请计算该教师的平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