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1002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________的原理和方法,研究________的一门________科学。
2. 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数据。
3. 标准正态曲线基线上从Z=________至Z=________几乎有________个标准差的距离。
4. 在这组考分:76、80、90、80、69、80、73、79、92、88中,算术平均数X=________,众数M0=________,标准差σx=________。
5. 根据调查表明,11岁女生的身高平均数等于141.2cm,标准差等于6.71cm,体重的平均数等于31.0kg,标准差等于4.81Kg,则11岁女生身高的差异系数等于________,体重的差异系数等于________,身高差异________(大、等、小)于体重的差异。
6. 我们将学生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后,各科标准分数的单位是________的,标准分数值的大小和正负可以反映某一考分在全体考分中所处的________。
7. 为了估计某区某年级学生某科成绩的真实情况,现随机抽取某校该年级50名学生,测得X=78,σx=9,该区该年级学生平均成绩的95%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
8. 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________及________的数字特征量称为相关系数。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 )
2. 相关分析是推断统计中的重要统计方法之一。( )
3. 我们把能表示随机事件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
4. 方差是指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 )
5. 自由度越大,t分布的范围越广。( )
6. 在双侧检验中,样本平均数加减1.96个标准差所构成的区间包含了95%的可能的样本数据。( )
7. 统计假设检验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小概率原理。( )
8. 当总体标准差未知时,只有在小样本条件下,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分布。( )
9. 当我们要进行两个总体的平均数检验时,我们通常要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根据其结果来决定应采取何种检验方法。( )
10. 在进行x2检验中,当自由度等于1时,我们就不能使用定义公式来计算x2值的大小。(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总体
2. 粗略众数
3. 标准误
4. 相关样本
5. X2检验
四、统计假设检验(每小题8分,共40分)
供选择的临界值:
F(20,23)0.05=2.05 F(20,23)0.01=2.78 X2(2)0.05=5.99 X2(6)0.01=9.21
X2(6)0.05=12.59 X2(6)0.01=16.81 t(24)0.05/2=2.064 t(24)0.01/2=2.797
t(6)0.05/2=2.447 t(6)0.01/2=3.707
1. 某地区教研室要求:小学毕业班学生的计算能力成绩达到μ0=80才算符合规定要求。现从该地区的本届毕业生中随机抽测了120名学生,他们的X=77, σX=12,问这一届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规定要求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 从某地区六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35人,测量其身高,测量结果:X1=114cm, S1=5cm,抽取女生40名,测得身高的X2=112.5cm, S2=6.5,问该地区六岁男女儿童的身高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3. 对20名正常儿童和27名弱智儿童,分别进行一项观察力测验,正常儿童的成绩:X1=6.33, S1=1.27,弱智儿童的成绩:X2=3.63, S2=1.79。问正常儿童与弱智儿童观察力的测验成绩的两总体方差是否齐性?
4. 从两所学校平行班中各抽取一个班,进行语文统一测验,成绩在80分以上及以下的人数分布见下表,试检验这两所学校该年级语文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5. 11岁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对比测试结果如下表:
经检验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测验成绩的两总体方差齐性,问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空间想象力是否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