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题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课程即( ),这种定义力图纠正课程“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行动说”的失之浅表。
A.学习科目和教材 B.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C.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D.教学计划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地位,事实上与它的( )是密切相关的。
A.基础性 B.游戏性 C.活动性 D.启蒙性
3.( )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A.兴趣性 B.发展适宜性 C.价值性 D.基础性
4.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中,( )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容易及时补充有价值的内容。
A.论理组织法 B.心理组织法 C.学科组织法 D.问题组织法
5.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中,( )形式最能为幼儿提供与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全班活动 D.个别活动
6.( )主要了解儿童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的变化和提高等等。
A.课程方案评价 B.实施过程评价 C.课程效果评价 D.课程背景评价
7.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的( )特征,要求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尊重机构或个人的权益。
A.准确性 B.有用性 C.合法性 D.可行性
8.幼儿园课程评价应该以( )为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A.幼儿自评 B.教师自评 C.幼儿的他评 D.教师的他评
9.儿童从出生到五岁这一时期,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因此可以说这是儿童的( )敏感期。
A.语言发展 B.感觉发展 C.秩序感发展 D.群性发展
10.下列不属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范畴的是( )。
A.有准备的环境 B.教师 C.教具 D.游戏
11.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教给幼儿,而是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自我学习,这是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的( )特征。
A.教具的孤立性 B.操作的顺序性 C.工作的趣味性 D.教育的自动性
12.作业教学的任务重在利用幼儿的( ),引进中心概念,以此为基础帮助幼儿形成系统化知识和认识方式。
A.自发经验 B.间接经验 C.学科知识 D.系统知识
13.凯米和德芙里斯认为课程的目的不在于超越阶段地“加速”发展,而是对应幼儿的发展阶段,在打牢发展的基础上下功夫,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幼儿充分地“犯错误”;这体现了( )原则。
A.能动性原则 B.充实性原则 C.结构化原则 D.科学性原则
14.HIGH/SCOPE课程的关键经验,主要是通过幼儿在各个( )的活动得以实现的。
A.积木区 B.美工区 C.玩具区 D.兴趣区
15.幼儿园的学科课程基本上是(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游戏课程
16.教师重点在某一活动区指导一组小朋友学习新内容,其余小朋友或者在其他区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是按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然后交换。这是把活动区视为( )的反映。
A.分组教学的场所 B.作业教学的延伸
C.自由游戏的场所 D.课堂教学的场所
17.所谓( ),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A.学问中心课程 B.经验中心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18.对于来自各方面的有关课程目标的信息,首先应经过( ),将信息加以综合整理,将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社会需要的内容予以处理,以构成一个初步的目标体系。
A.可能性筛选 B.价值性筛选 C.科学性筛选 D.知识性筛选
19.( )强调课程的“动态设计”、“随机生成”;就是说,课程方案或计划不完全是预先确定的,而是先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它在与儿童的教学互动中不断调整。
A.项目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20.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内容是指( )。
A.有准备的环境、教师、教具、游戏和自由
B.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
C.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
D.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幼儿园活动类型可以分为( )
A.游戏 B.学科教学 C.日常生活活动
D.作业 E.主题活动
2.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可将课程分为( )
A.理想的课程 B.经验的课程 C.正式的课程
D.领悟的课程 E.实行的课程
3.幼儿园课程组织形态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 )
A.观念或构想形态 B.理论形态 C.实践形态
D.学科形态 E.心理形态
4.以评价指向的对象、关注的问题和评价的方式为标准,可将幼儿园课程评价分为:(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内部评价
D.外部评价 E.效果评价
5.对瑞吉欧教育影响最大的有:( )
A.杜威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凯米 E.海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园课程
2.直接教学
3.课堂文化
4.课程目标制定的整体性原则
5.“吸收的心智”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含义?
2.简述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简述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优、缺点。
4.简述认知理论学前课程的一般特点。
五、论述题(12分)
比较在组织课程内容时所用的论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的优劣。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一次美工活动结束时,把玩具设计得比较复杂的孩子还没完工。“到点了,没做好的先
放到美工区去,下午有空再接着做。”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放下还未完成的作品。回头一看还
有人趴在桌前忙着,于是又赶快跑回来抢着贴点“零件”或“装饰品”。来来往往,你等我
等,一个队排了20分钟。请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关原理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