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点击查看:【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_______是班主任搞好工作的核心内容。
2.班主任指导班会即对班会的_______、_______、组织过程的指导。
3.班级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管理目标、_______、班级情况、检查与评估。
4.班级学生学习管理可从_______、_______和建立学习奖励制度等方面入手。
5.班级群体的种类的发展态势:由低级的_______到中级的_______到高级的_______。
6.班主任工作示范性是由小学生心理特点和_______所决定的。
7.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呈_______的“马鞍型”。
8.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依据_______来进行的。
二、选择题(从有四个备选答案的题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从有五个备选答案的题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实施班主任工作评价时,( )是评价的前提。
A.确定标准 B.组织动员 C.收集资料 D.分析判断
2.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 )谈话。
A.谈心式 B.循导式 C.渐进式 D.商讨式
3.“五一劳动节”和“植树节”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属于( )主题班会。
A.季节性 B.模拟性 C.知识性 D.系列性
4.班级管理实施指的是( )。
A.计划—组织—总结 B.组织—指导—协调
C.检查—总结—激励 D.计划—指挥—检查
5.让学生多“经风雨,见世面”,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 )原则。
A.集体教育 B.启发疏导 C.实践活动 D.因材施教
6.借用高年级班的学生来指导帮助的方式属于班集体培养方法中的( )。
A.合作法 B.强化法 C.示范法 D.规范法
7.小学班主任工作必须以( )为根本指导。
A.教育目的 B.教育计划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教育规律
8.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靠( )来实现的。
A.讲 B.练 C.批评
D.带 E.表扬
9.调节小学生人际关系班主任采用如下哪些方法较为有效( )
A.社会角色转换 B.平等竞争法 C.行为模式纠正法
D.角色扮演法 E.正向行为强化法
10.学生主体原则提出的依据有( )
A.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的反映
B.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需要
C.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要求
D.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E.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经常性地频繁化进行,以使工作更规范、更科学。( )
2.班主任工作评价内容中的效果标准指的是是否胜任班主任工作。( )
3.班主任自己不能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主体。( )
4.班会一般是由班主任主持的。( )
5.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风。( )。
6.班级档案可由班主任填写,也可由学生干部填写。( )
7.班级组织是学校的行政组织。( )
8.为了防止遗忘,班主任应要求学生及时强化,过度学习。( )
9.集体教育是指依靠并通过集体教育个人。( )
10.班主任工作基础性的内容是指班级管理。(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后进生
2.民主平等原则
3.班级教导会制度
4.思维冲击法
5.班主任
五、简述题(第1题8分,第2题4分,第3题6分,第4、5题各5分,共28分)
1.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具体要求。
2.优秀班主任评选三好的经验有哪些?
3.班主任怎样进行因材施教?
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论述班级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2.联系实际谈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