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篇 小说
《枕中记》 | ||||||||||||||||||||||||||||
作者 | 沈既济,唐传奇作家、史学家。 | 代表作 | 《枕中记》、《任氏传》 | |||||||||||||||||||||||||
艺术 特点 | 构思非常奇妙。(1) 作者欲取先予,随顺引达,让卢生经历“达—— 穷——达 ”的人生起伏后,在位 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时幡然醒悟。(2) 虚实结合,两相比照。 | |||||||||||||||||||||||||||
文章 立意 | 通过叙述卢生梦前的抱负、梦中的遭遇、梦后的觉悟,警示世人:人生若一意追逐功名富贵,到头来 终究是一枕黄粱,远不如身体无恙,性命无虞,心情无忧。 | |||||||||||||||||||||||||||
后世 影响 | 元明以还,马致远、汤显祖、蒲松龄等名家都曾以《枕中记》为故事原型而再度创作发挥,致使“黄 粱梦”成了富于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 | |||||||||||||||||||||||||||
《婴宁》 | ||||||||||||||||||||||||||||
作者 |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 代表作 |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中 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 |||||||||||||||||||||||||
情节 | 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精,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 女、嫁狐女的过程。 | |||||||||||||||||||||||||||
人物 形象 | (1) 婴宁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 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 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这转化意味 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2) 鬼母: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 | |||||||||||||||||||||||||||
艺术 特点 | (1)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小说《婴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婴宁的笑。(2) 情节安排, 匠心独 运;(3) 环境描写,烘托云月。 | |||||||||||||||||||||||||||
《宝黛吵架》 | ||||||||||||||||||||||||||||
作者 |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 大现实主义作家。 | 代表作 | 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即《红楼梦》),堪 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 |||||||||||||||||||||||||
文章 精髓 | 本文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处,反生争 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 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便赌气向颈上摘下“通灵玉”来,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 属于行为举止描写。 | |||||||||||||||||||||||||||
《断魂枪》 | ||||||||||||||||||||||||||||
作者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当代著名作家。 | |||||||||||||||||||||||||||
艺术 特点 | (1)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①沙子龙:外冷内热、深藏不露、孤傲执着。②王三胜:争强好胜,性 格外露, 以利己为待人处世之道。③孙老者:豪爽乐观,积极进取,嗜武如命。(2) 环境描写,烘 托云月。 | |||||||||||||||||||||||||||
描写方法 | 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对话声口毕肖,比喻新奇贴切,极富表现力。 | |||||||||||||||||||||||||||
《哦,香雪》 | ||||||||||||||||||||||||||||
人物 形象 | 香雪就是这质朴美的化身。她心地纯真,“洁净如水晶的眼睛”,能使“爱计较的人也变得慷慨大方”; 她性格执著,为了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心愿,竟能不顾后果地冲上火车;她生性胆怯,但趁着心 愿满足的激情,也能勇敢地在暗夜荒山中独自穿行。 | |||||||||||||||||||||||||||
艺术 特点 | (1) 视角独到,以小见大。如果把火车看作现代文明的象征,那么,台儿沟就是古老中国大地的缩 影。火车终于开进了贫穷、落后、封闭、沉寂的深山,虽然只在台儿沟停站—分钟,却具有整个中 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和它尚于初始阶段的隐喻意义。(2) 中心画面鲜明突出,整体构思颇具匠心。 中心画面中,对香雪暗夜独行的心理刻画尤为精彩:有兴奋,也有恐惧,两者交替演进,切合人物 的处境和心性,合情合理; 围绕着铅笔盒勾勒行为举止,展现心理活动。 | |||||||||||||||||||||||||||
《苦恼》 | ||||||||||||||||||||||||||||
作者 |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的小说言简意赅,冷竣客观,独树一帜。他与莫泊桑齐名,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 |||||||||||||||||||||||||||
情节 | 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 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 | |||||||||||||||||||||||||||
《麦琪的礼物》 | ||||||||||||||||||||||||||||
作者 |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小说情节生动,构思片妙,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而又不悖情理,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 |||||||||||||||||||||||||||
艺术 特点 | 情节安排,匠心独运。《麦琪的礼物》是制造悬念、结局意外巧合的范例。一明一暗、虚实相生的双 线并行叙述安排,(作者只详细描述了德拉卖长发买表链的过程,而对杰姆卖金表买发梳的经过却只 字不提,直到结尾处才一笔点出)。 | |||||||||||||||||||||||||||
表现 手法 | 作者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小说描述德拉站在壁镜前决心卖掉秀发 时的由兴奋、到惊骇、到留恋、到痛苦、再到坚定的心理过程,都是通过外在动作和表情描写来显 现的,十分真切、细腻而生动传神。 | |||||||||||||||||||||||||||
语言 | 体现了欧 | 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与此相应的是语言的幽默诙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