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科目复习资料
第七章 组织
1.组织特征:具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具有的一定的权责结构。
2. 组织的作用:1、工作任务清晰化,2、资源分配统筹化,3、工作内容专业化,4、工作衔接无缝化。
3.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发展阶段
组织设计原则:目标统一原则、专业化分工原则、新增两条,统一指挥原则和精简高效原则、
责权对等的原则、有效管理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精简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也称管理宽度、管理跨度
一般而言,管理幅度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 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风格
(2) 下属的素质
(3) 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
(4) 管理的规范性
(5) 沟通和联络技术
(6) 授权的程度
(7) 空间距离的接近
(8) 外部环境
5.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垂直结构和扁平结构
垂直结构的优点:1)可以严密监督控制2)能体现上级意图3)组织的稳定性高
垂直结构的缺点:
扁平结构的优点:
扁平结构的缺点:
6. 职权的分类: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7.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决策的代价、政策一致性的愿望、组织的规模和经营特点、管理人员的性格素质、控制技术、组织的历史和文化、组织变革的速度、环境的变化。
8.管理集权中授权是必须的,这是因为:
(1)管理宽度的原因。即一个管理者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能够有效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超越了这个限度,就需要授权。
(2)经济、效率的原因。为了小事而误了大事被认为是不经济的,同样,事无巨细从头做起被认为是无效率的。
(3)知识限制的原因。有些专门知识、管理人员是知之有限的,需要专门人士去管理,因此,需要授权。
(4)培养管理人才的原因。为了使人才得到锻炼,需要委以重任,授之以权,让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9. 授权的要求:明确职责、根据预期成果授权、授权对象合适、有顺畅的沟通渠道、有适当的控制。
10.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制:这一组织形式只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小型组织。
11.事业部制的优点:
(1)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机结合。
(2)有利于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战略性决策,强化决策机构。
(3)每个事业部具有独立的利益,是一个分权单位,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4)有利于培养综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事业部制的缺点:
(1)集权与分权敏感,容易使各事业部只考虑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和公司的整体利益。
(2)总公司与事业部都设置一套职能机构,造成机构相对重叠,管理人员过多。
(3)对事业部经理的素质要求较高。
(4)总公司对各事业部协调任务较重。
短矩阵结构的缺点:
(1)成员位置不固定,稳定性差,有临时观念,影响工作责任心。
(2)违背统一指挥原则,小组成员既接受项目小组负责人领导,又要接受原职能部门的领导。当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意见不一致时,小组成员无所适从。
团队结构的优缺点:优点:(1)每个成员都明确团队的工作并为之负责;(2)团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能接受新思想和新工作方法,迅速分享信息,协调工作;(3)团队能够给顾客提供更卓越的服务。缺点:
(1)小组的领导人如果不提出明确要求,团队就缺乏明确性;
(2)稳定性差,团队必须持续不断地注意管理;
(3)团队成员虽然了解共同任务,但不一定对自己的具体任务非常了解,甚至可能因为对别人的工作过于感兴趣,而忽略了自己的工作。
第八章 人员配备
1.人员配备的概念: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从而确定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
2.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通过分析人与事物的特点,谋求人与事物的最佳组合,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与事物的不断发展。
3.人员配备的特点:①人员配备以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为指导,与组织的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
②人员配备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③人员配备是管理中最复杂的环节。
4.人员配备的过程:①人力资源规划;②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③招聘与甄选;
④培训与发展;⑤绩效考核;⑥奖惩、调职。
5.人员配备的原则:因事择人,因才适用,动态平衡。
6. 外部招聘的优缺点:
优点(1)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易于招到一流人才
(2)来自外部的候选人能够为组织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
(3)可平息或缓解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
(4)人才现成,节省培训费用。
缺点(1)进入角色慢,缺乏人事基础 (2)求职者无法深入了解
(3)影响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4)外聘人员缺乏对企业的忠诚。
7.内部提升的优缺点:
优点(1)了解全面,准确性高(2)可鼓舞士气,激励员工
(3)有利于迅速开展工作(4)使组织培训投资得到回报(5)招聘费用低
缺点(1)来源局限,水平有限(2)近亲繁殖(3)内部竞争,引起同事不满。
1. 培训的方式:
(1) 岗前培训:主要目标 第一:使员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程序;第二,帮助员工建立工作中的合作关系;第三,使员工尽快调整自我,尽早适应工作环境。
(2) 在职培训
(3) 脱产培训。
第九章 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动因:
外部动因: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科技进步的影响。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5、全球化。
内部动因:1、战略的调整。2、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3、员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4、组织规模和范围扩大,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得不适应。
2. 组织变革内容:结构、技术、人员,组织文化变革
3.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一种三步骤变革过程分析方法,他的“解冻—变革—再解冻“模型被许多管理者所采用。
4. 组织变革的阻力指反对、阻挠、对抗变革的制约力。变革的阻力可能来源于个人或群体,也可能来自组织本身甚至外部环境。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利益和权力的恐惧、保守的组织文化、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变革。
5.组织变革的新举措:
①组织扁平化
②组织运行柔性化
③组织协作团队化
④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