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科目复习资料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管理道德的特征:普遍性、特殊性、非强制性、变动性和社会教化性
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的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
(二)个人特征: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这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3.古典观: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管理者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4.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对雇员的责任、对顾客的责任、对竞争对手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
第五章 决策
1.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性质不同,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活动表现的形式不同,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方法不同,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①确定性决策:是指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
②风险型决策:一个方案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对每一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可以预先作出估计
③不确定型决策:该类决策对各种的结果无法确定一个概率
2.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群体决策特点:①能在更大范围内汇总信息 ②能提供更多的备选方案
③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④能更好的沟通
⑤能作出更好的决策
3.决策的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原则、对比择优原则、反馈原则。
4.决策的标准:1、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最优标准”
2、由西蒙提出的“满意标准”
3、由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提出的“合理性标准”
5. 决策的程序:①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决策的使点;②确定目标——决策的前提;
③拟定可行方案——决策的基础; ④方案选优——决策的关键;
典型试验——决策的试点; ⑥普遍实施——决策的落实;
⑦跟踪控制——决策的检查。
图P116
6.定向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决策方法,其特点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聚集在一起,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以利于形成多样化的决策思路和方案。
(2)名义群体法
(3)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决策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选择结论。所以,德尔菲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其基本步骤是:
①根据特定的问题,选择并确定一组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名单;
②针对问题仔细设计调查问卷,将问卷分发给所有专家,并要求每一个专家独立地,以匿名的方式完成问卷;
③收回问卷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编辑和汇总,并将第一轮问卷的结果反馈给所有专家,以激发他们的创意或促使他们调整和改变原有的看法。
④再次请求专家提出新一轮的意见或方案,并重复前面的步骤至第三轮,第四轮甚至更多,直到获得相对一致的意见。
与其他专家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匿名性
第二:反馈性
第三:统计性
(4)电子会议
7.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量、本、利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本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从而指导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并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方案。
图P119
(2)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的评价方法:
(3)不确定型决定:
①悲观决策法:也称华德准则
②乐观决策法:也称赫威斯准则
③折中决策法
④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⑤同等概率法
第六章 计划
1. 5W1H:(what/why/when/where/who/how to do i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为什么做(原因),何时做(时间),何地做(地点),何人做(人员),怎么做(方式、方法、手段)。
2.计划层次图:图P129
3.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4.长期计划是指5年以上的,而短期计划是一年以内的。
5.计划制定的程序:评估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
6.计划工作的原理: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
改变航道原理:这个原理与灵活性原理不同,灵活性原理是使计划本身有适应性,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7. 目标管理的含义:德鲁克的首创。
目标管理就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目标管理的特点:1、员工参与管理 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3、强调自我评价 4、重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