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我。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3、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谈判是当事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持各自利益进行的协商过程。
压力是指人对于外部情境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它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或行为上的变化。
挫折是指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4、态度与个性的区别:
a、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b、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只能从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及动作中去推测。而个性,彼此很熟悉的人们之间,就象认识别人的面貌一样,也认识到别人的心理面貌,很容易在熟人中把彼此不同的心理面貌区别开来。
c、特点不同。态度具有两极性和间接性。个性具有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d、影响因素不同。态度受社会因素个性因素 态度系统特性因素的制约。个性受先天遗传因素 后天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5、激励就是激发 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领导是率领,引导和影响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6、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7、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有如下功能:群体支柱的功能,评价准则的功能,对物质成员的约束功能,行为矫正功能。
8、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从事的工作和担任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
职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职业生涯开发指为了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活动。
9、知觉错误表现在:
a、知觉防御 即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b、晕轮效应 即指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
c、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对后来对该对象起着强烈的影响。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也有着强烈的影响这就是近因效应。
d、定型效应 即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
1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但不是研究人的一般的行为规律,而是集中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规律.
11、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管理方格理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的特点:a、贫困型管理 对职工和生产几乎都莫不关心,只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饿工作。
b、任务第一型的管理 领导作风非常专利,领导集中注意于对生产任务和作业效率的要求,注重于计划,指导和控制职工的工作活动。
以完成组织的目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很少注意职工的发展和士气。c、俱乐部型的管理 主管人员很少甚至不关心生产,而只关心人。
d、团对式管理 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职工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最有效的结合,注意使职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关心工作成果。
e、中间型管理 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虽然都不算高,但能保持平衡。
13、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群体。
团体与群体的差异:a、领导权。团队中领导者的角色是共享的,而群体通常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领导。b、责任的承担。在团队中既可
由个人承担责任,也可共同承担责任,而群体则主要一个人承担责任为基础。c、目标。团队的工作指向一个具体的目标,而群体的目标常与组织的使命相同。d、工作产品。团队提供的是集体化的工作产品,而群体则提供个人的工作产品。e、沟通。团队鼓励开放式讨论和积极地解决问题的聚会,而群体则试图强调会议的效率。f、有效性。在团队中,对于工作成绩的衡量是以直接评估其集体工作产品来进行的,而群体是间接地通过对他人的影响来衡量其有效性。g、工作风格。团队也进行讨论,决策和授权,但工作是成员一起完成的,而群体在讨论决策,授权的基础上单个进行工作。
特征:目标明确;界限分明;角色分工;对于共同目标的承诺;领导和结构;责任心;公平的绩效评估;相互信任。
14、现代化的管理中建立的管理制度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的。
15、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自发性;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的;可改变的。
16、性格差异的应用原则:性格顺应原则;性格互补原则。
17、共同活动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工作时,其他人也在一旁所产生的助长或抑制的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的这一现象。
观众效应指当一个人工作时,有一个或几个旁观者在一起观察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助长或抑制的作用。
社会抑制作用指在一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的这一现象。
18、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19、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期望理论——罗姆;强化理论——斯金纳;ERG理论——奥德弗;综合激励模式——罗伯特·豪斯
20、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提喻法、方案前提分析法、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