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医学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13
点击查看:【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________。
2.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概念是由前苏联著名神经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的。
3.________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是中年人的心身特点。
4.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可将记忆分为:___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弗洛伊德(S.Freud)认为人格是由________、自我和超我组成。
6.LCU是生活事件心理社会应激的________。
7.小儿个性形成的初步时期是在________期。
8.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
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两项都是 D.A、B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乐观 D.悲喜有节制
10.在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家庭因素
11.办事见异思迁的人,其意志活动属于( )
A.缺乏自制性 B.缺乏果断性
C.缺乏坚韧性 D.缺乏独立性
12.下列哪类患者不适宜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康复( )
A.智力残疾 B.视力残疾
C.肢体残疾 D.听力和语言残疾
13.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 )
A.16岁以上成人 B.17岁以上成人
C.18岁以上成人 D.20岁以上成人
14.强调先天性遗传和个体素质的特点在变态心理的产生中起主导作用,属于哪种理论模式( )
A.行为模式 B.医学模式 C.动力学模式 D.社会模式
15.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前注意 D.无意后注意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表象,以下哪几项是正确的( )
A.表象具有形象性 B.表象具有逻辑性 C.表象具有概括性
D.感知觉是表象的源泉 E.盲人没有颜色表象
2.在进行心理测验时,对主试的要求有( )
A.应是一名医生 B.应对被试有所了解
C.应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D.应有较好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受过心理测验训练
E.应告诉被试真实测验原理
3.患者不遵医嘱的原因主要是( )
A.患者对医生存在某种成见 B.对医生的医嘱不满意,不信任
C.不了解自己的疾病,不明确医嘱与疾病的关系
D.患者自以为很懂 E.经济状况不佳
4.处在急性期的病人,由于病情急,变化大,其情绪容易出现( )
A.冷漠 B.焦虑 C.恐惧
D.厌恶 E.绝望
5.由于母亲生病、死亡、离婚或其它原因造成母爱减少,容易导致小儿( )
A.拒食 B.夜惊 C.好哭
D.消化紊乱 E.发育迟缓
6.暗示治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
A.对医生的信任 B.病人暗示性强弱 C.疾病的类型
D.病人的毅力 E.病人对疾病本质的不了解程度
7.关于迁移,哪几项是对的( )
A.从其他事物引起联想,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B.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C.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倒“U”字型关系
D.已有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E.可以有助于问题解决,也可能干扰问题的解决
8.知觉的特征包括(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比较性 E.理解性
9.下列哪些可造成挫折容忍力下降( )
A.良好的教育 B.一帆风顺 C.久经磨炼
D.从小受到过份保护 E.连续不断地挫折
10.引起心身疾病的致病三项基本条件是( )
A.心理刺激的质和量 B.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 C.语言
D.个性 E.器官易罹性、植物神经活动性、个性对刺激的易感性
11.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应包括( )
A.精神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医疗康复 E.社会康复
12.下列哪些属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A.暗示心理 B.行为问题 C.挫折心理防御
D.应激心理反应 E.吸毒心理问题
13.培养护士良好记忆品质的途径是( )
A.明确记忆目的 B.采用理解性记忆 C.采用“多通道协同记忆”
D.将抽象材料转化为形象材料 E.高度的责任心
14.行为改变的层次可包括( )
A.感知觉改变 B.记忆的改变 C.知识的改变
D.态度的改变 E.行为的改变
15.心身统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心理因素可影响生理变化
B.躯体疾病者常有心理反应
C.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常互为因果
D.病因中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常互为因果
E.症状上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一个人可以同时承担多个社会角色。( )
2.心理治疗的处理措施中,不应包括药物治疗。( )
3.护士的工作定势也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必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
4.严重抑郁病人常表现为坐立不安,不断找人诉说。( )
5.信念是人生观形成中涉及的一种心理成份。(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心理防御机制
2.现场咨询
3.慢波睡眠
4.医学模式
5.动机
6.厌恶疗法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2.简述临床心理诊断的方法。
3.简述认知治疗的基本过程。
七、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根据心理护理原则,以实际事例说明如何做好临床心理护理工作。
2.试举例说明慢性消极情绪存在时,如何引起心身疾病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