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6054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教练式
2.心理咨询室
3.发展
4.冲突阶段 整合阶段
5.潜在层次
6.尊重 同感
7.家庭结构
8.学生
9.职业辅导 情绪人格辅导
10.生活辅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B 2.A 3.D 4.C 5.A
6.B 7.D 8.A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指参测者的大脑对测验现实的反映,参测者包括主测者和被测者。
2.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自尊心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基础。
3.由沃尔帕创立,它是在当事者掌握松驰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源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他人的了解;
(2)经验与感受的分享;
(3)多元的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
(4)反馈的功效;
(5)现实生活的实验室;
(6)经济效益高。
2.(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择业观。
(2)帮助学生从身边职业开始,逐步深入了解社会及本地区各类职业的情况。
(3)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发掘潜能。
(4)帮助学生正确协调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
3.(1)非功利性;
(2)自主性;
(3)生活性;
(4)内隐性;
4.(1)帮助个体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2)帮助个体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
(4)帮助个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5.(1)经验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临床诊断标准;
(4)统计学标准;
六、应用题(10分)
以改变不交作业行为为例,说明如下:
1.确定终点行为。如8周内消除不良行为。
2.分析起点行为。该生第一周内不交作业不超过10次
3.设计有利情景。
(1)选择增强措施,达到某项标准即可得到某种奖励。
(2)与有关人员如家长联合,告之辅导方案,争取家长配合。
4.选择适当策略。如增强、逐步养成、剥夺等策略。
5.分析效果。每周都要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方案调整。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主要体现在:
①主体性的学生观;
②广义的知识观;
③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
①合作的师生关系;
②和谐的师生关系;
③互动的师生关系。
(3)掌握必备的辅导技能,即:
①了解学生的技能;
②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技能
③教学应变能力。
2.(1)正确地认识自己、愉悦的接纳自己;
(2)正确对待别人,积极对待工作。
(3)合理安排生活,发展健康的生活情绪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