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写作(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的思维是
A. 灵感思维 B. 创造性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抽象思维
2.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属于想象方式中的
A. 夸张 B. 联想
C. 黏合 D. 典型化
3. 写作立意完成后作者对文章走向符号化阶段的整体性考虑是
A. 立意 B. 运思
C. 谋篇 D. 结构
4. 在安排结构时,以一条或几条线索贯穿,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模式是
A. 纵向结构式B. 横向结构式
C. 复迭式结构D. 串珠式结构
5. 为创作而收集的原始材料是
A. 素材B. 材 料
C. 质料D. 题材
6. 在叙述事件发展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称为
A. 逆叙 B. 补叙
C. 倒 叙 D. 追叙
7. 对人、事、景、物富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刻画与描绘的写作方法是
A. 心理描写 B. 行动描写
C. 场面描写D. 细节描写
8. 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诗歌特征的是
A. 强烈的抒情性B. 凝聚的意象感
C. 虚幻的怪诞性D. 直观的形式美
9.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属于
A. 叙事性散文B. 抒情性散文
C. 哲理性散文D. 记人散文
10. 小说中的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是
A. 角色 B. 扁形人物
C. 行动元 D. 圆形人物
11. 夏衍的《包身工》是
A. 报告文学 B. 小说
C. 纪实文学 D. 散文
12. 从事实出发,充分尊重事实,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属于学术思考的
A. 问题意识B. 客观意识
C. 好奇意识D. 事实意识
13.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是
A. 学术论文B. 报告文学
C. 文学评论D. 人物通讯
14. 文学评论中,对于新流派、新动向、新趋势或热点争鸣问题等的分析评论是
A. 作品论 B. 文学现象论
C. 作家论 D. 读者论
15. 上级领导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对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发出的公文是
A. 上行文 B. 平行文
C. 下行文 D. 内部公文
16.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公文是
A. 请示 B. 通知
C. 意 见 D. 报告
17. 下面四项中,不属于公文的文面格式的是
A. 版头 B. 主体
C. 来源 D. 版记
18. 意见属于
A. 指挥性公文B. 知照性公文
C. 报请性公文D. 记录性公文
19. 下面四项中,不属于报告标题组成部分的是
A. 事由 B. 发文机关
C. 文 种 D. 主送机关
20.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事务文书是
A. 启事 B. 声 明
C. 计划 D. 简报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 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判断正误,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正确的划上“ √ ”,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21. 立意等同于主题。
22. 在以人物为中心或心理性的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会在叙事线条中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三、 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23. 阅读下则批复,其格式规范及内容表达上都存在不少错误,请改正其中的5处。
xx省政府关于xx区兴建“怡心”养老院的意见
x×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兴建“怡心”养老院的报告》收悉。经研究,现决定如下:
同意在xx区城郊结合处,由xx区人民政府兴建““怡心’养老院”。所需经费由你区自行解 决。
x×省人民政府
四、小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24. 下面是泰戈尔的一首小诗,请把诗人表达的情绪转化为散文式的情思,写作400—500字 的散文片段。
黄昏的天空,在我看来,象一扇窗户, 一盏灯火,灯火背后的一次等待。
五、大作文(本大题共1 小题,40分)
25. 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评论。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
看护
蒋子龙
孤傲清高的庄教授,终于耐不住寂寞,不觉忿忿然了。他是名牌大学的名教授,到国外 讲学时,生了病都未曾受到这般冷落!高级知识分子名义上享受高级干部的待遇,可他这个“高 知”怎么能跟对面床上的“高干”相比呢?人家床边老有处长、科长之类的干部伺候着,间或还 有一两位年轻漂亮的女人来慰问一番。床头柜和窗台上堆满了高级食品,有六个小伙子分成 三班昼夜二十四小时守护着他。医生、护士查病房也是先看那位财大势大的所谓的经理,后 看他这个不是毫无名气的化学教授,如果检查经理的病情用半小时,检查他最多用十分钟。 他的床边总是冷冷清清,儿子在几千里以外搞他的导弹,女儿在国外上学,只有老伴每天挤 公共汽车给他送点饭来,为他灌上一暖瓶热水。系里更是指望不上,半个月能派人来探望他 一次就很不错了。人一落到这步境地最没有用的就是学问、名气和臭架子。庄教授偏偏放不 下他的身份,每天冲墙躺着,对王经理床边的一切不闻不问不看。鬼知道这是什么经理?现 在“公司”遍地,成千上万的大单位可以叫“公司”,一两个人也可以戳起一块"公司”的招牌……
这一天,王经理突然病势恶化,医生通知准备后事。他床边围着的人就更多了,连气宇 轩昂的刘副经理也来了,他不愿假惺惺地用些没用的空话安慰一个快死的人。先沉默了一会 儿,然后说了几句很实在的话,询问经理有什么要求,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情,刘副经理对 垂死者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满口答应。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便起身告辞,着手去安排经理的后 事。看护经理的人忽啦都站起身,撇下病人,急先恐后地去搀扶刘副经理,有的抢前给开门,有的跟在身边陪笑,前呼后拥,甚是威风。刘副经理勃然大怒:"我又不死,你们扶着我干什么?"
庄教授破例转过脸来,见孤零零的王经理奄奄待毙,两滴泪珠横着落在枕头上,他庆幸自己是“高知”不是“高干”。知识和钢笔到死也不会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