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写作(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本课程分A卷和B卷,考生可根据所用教材版本的不同任选A卷或B卷,使用旧版本(1989年第一版)的考生请选A卷,使用新版本(1999年第二版)的考生请选B卷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主题的正确,在议论文中一般表现为________。
2.材料从特点来划分,有事实性材料和________;从来源来划分,有第一手材料和________。
3.常见的照应情况有开头和结尾相照应、________相照应,行文中照应等三种。
4.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其局限是________。
5.描写的方法从描写的风格分,可分为白描与________。
6.文章语言要求准确,主要指用词要准确、________。
7.________是一种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成就的通讯。
8.狭义的散文指小说、戏剧、诗歌之外的一种篇幅较短、________、笔调灵活的文学样式。
9.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________。
10.写作文艺评论要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尊重艺术规律,拓宽________;提倡实事求是,防止________。
11.解说词具有扩引性的特点,它既有________的扩引,又有情理的扩引。
12.条例一般要写明制发条例的根据和目的、条规、________。
13.调查报告一般用第________人称来写。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鲁迅的《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个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是( )
A.用形象手法暗示主题 B.说明主题的表达方式
C.直接点明主题 D.标明表现主题的线索
2.文章主题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无关主题材料不肯割爱 B.材料积累不够丰富
C.用了多种表达方式 D.作者对所写对象的含义思考不清
3.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 )
A.说明型 B.议论型
C.记叙型 D.综合型
4.驳论的目的是为了( )
A.驳论证 B.驳论据
C.驳论点 D.驳论题
5.下列选项中属于文章起草的方法有( )
A.妥善编写提纲 B.正确审题
C.一气呵成 D.合理运思
6.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个消息的标题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 )
A.正题 B.辅题
C.引题 D.肩题
7.下列对通讯的写作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用性、科学性、条理性 B.指要性、扩引性、清晰性
C.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D.文学性、新闻性、评论性
8.议论文体中,形式变化最多,灵活性最大,因此也被视为议论性散文的是( )
A.短论 B.小品文
C.杂文 D.文艺评论
9.下列有关说明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书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说明文体
B.说明书有两种形式:条款式与短文式
C.说明书不包括图书简介
D.说明书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无误,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10.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文种是( )
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通报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主题的倾向性主要指主题的深刻。
2.( )主题是取舍和组织材料的主要依据。
3.( )议论性文章的结构总与事物应有的发展阶段性密切相关。
4.( )《共产党宣言》的结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发出号召的结尾方式。
5.( )议论文中先总论后分论是递进式的论证类型。
6.( )顺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
7.( )文章写好后,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修改,这是间歇修改的方法。
8.( )综合消息,是一种综合反映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同类或近似情况的新闻报道,又称典型报道。
9.( )散文的立意应求“新”求“深”,我们在写作实践中也要尽量比附、拔高材料的“价值”或文章“的思想性”。
10.( )学习写作学术论文时,我们可以从开创性、延伸性和综合归纳性等几方面来考虑选题有无学术价值。
11.( )科学论文和科学小品的标题一定要善于标新立异,既能准确概括全文,又显得活泼而富有情采。
12.( )介绍信、慰问信、申请书、倡议书、请柬、聘书等都属于专用书信之列。
13.( )主送机关即发文机关,是主要接收和承办公文的机关。
14.( )相对于其它文体或文章形式,演讲稿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必须直接应用于口头表述。
15.( )内容比较丰富的条例,前面可以写“总纲”,作为全文的统帅,然后分章分节加以叙述;内容比较简单的条例,一般则分条款来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过渡:
2.比较说明:
3.报告文学:
4.简报:
5.总结: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略述运思的基本方法。
2.简述短论的文体特点。
六、作文(40分)
以“文凭与人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标题形式,主要有大标题、________、小标题三种。
2.提炼主题要选取新的角度,这是指新的________角度和________角度。
3.议论性文章以________为线索。
4.“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法,叫________。
5.驳斥对方的论点,以破为主的议论类型,称为________。
6.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最有效的________。
7.模糊语言含义似乎不十分精确,而在特定语境中表达效果又最好,因此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语言。
8.进行游记写作要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景”的刻画与“________”的流注;“意”的提炼与“境”的营造;文化内涵与________。
9.读后感具有阅读性与________。
10.学术论文的选题时应选择具有开创性、________或能起到综合归纳作用的题目。
11.书信是个人、单位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为了某种________,致送某个特定对象的具有一定________的应用文体。
12.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绝密”、“________”、“秘密”三个级别。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经过加工、提炼、弃取的材料,叫( )
A.材料 B.素材
C.题材 D.文献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的结尾“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用的是( )
A.重申论点 B.主观化结尾
C.形象化结尾 D.无独立结尾
3.说明性文章的线索以( )为主。
A.人物、事物 B.说理的走向
C.解释的着眼点 D.思绪的流动
4.描写人物生活环境中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属于( )
A.自然环境描写 B.人物描写
C.场面描写 D.社会环境描写
5.下列选项中属于文章起草方法的有( )
A.编写提纲 B.正确审题
C.化整为零 D.合理运思
6.“即事生情,缘情见理,以‘点睛之笔’突出主题”说的是通讯的什么特点?( )
A.新闻性 B.评论性
C.文学性 D.明晰性
7.被喻为议论文体中的“轻武器”的是( )
A.短论 B.读后感
C.学术论文 D.文艺评论
8.下列属于公文专用语中“期复用语”的是( )
A.妥否 B.请审核
C.为荷 D.希各知照
9.以下所列不属于事务文书与法定公文共同特点的是( )
A.政策性 B.规范性
C.指要性 D.针对性
10.下列属于公文文尾部分的是( )
A.主题词 B.附件
C.印章 D.成文时间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决定材料的取舍。
2.( )观察富有直观性,是依靠人的感官所产生的知觉过程,不需要理性思维的介入。
3.( )一般说,段落要大于层次,一个段落由若干层次构成。
4.( )记叙型的结构方式主要有时空正常式和时空异常式两种。
5.( )场面描写主要体现在对景物的静态描写上。
6.( )补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
7.( )“数字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学问”。这句话用的是引用说明的方法。
8.( )初稿写完后自己诵读几遍,把不顺口、不连贯的地方改正过来的修改方法叫做冷却法。
9.( )标在正题之上,用于揭示消息的主要事实或主要意义的题目叫做肩题。
10.( )文艺评论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评论对象的艺术成就和特色,这种分析、评价工作本身也应富有艺术情趣。
11.( )说明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12.( )现代社会书信有一定的通用格式,信封则无要求,只要写上寄、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即可。
13.( )公文的开头部分有根据式、提问式、鼓舞式、纵贯式等多种写法,应灵活运用。
14.( )计划在内容上讲究“三要素”,即目标、措施、步骤。
15.( )内容上的规范性、作用上的强制性、表达上的条陈性、语言上的严密性是规章类文书和合约类文书的共同特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主题:
2.工笔:
3.比较法:
4.散文:
5.事务文书: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结构的要求。
2.简述短论写作的一般要求。
六、作文(40分)
以“一事精,不如十事通”或“十事通,不如一事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06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正确的观点
2.观念性材料、转手材料
3.正文与标题(标题与正文)
4.缺乏亲切感
5.细描(工笔)
6.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
7.工作通讯
8.题材广泛
9.政论
10.审美视野 以偏概全
11.知识
12.实施说明
13.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A 3.C 4.C 5.C
6.B 7.D 8.C 9.C 10.A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或手段。
2.将两个以上的彼此有一定联系和相同点的事物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3.是以文学手段及时报告现实生活中意义重大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文体样式,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性。
4.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编发的反映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一种摘要性的内部文件。
5.是通过对本人或本单位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实践的回顾,从中找出经验或教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的书面文体。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广采博纳,储备丰富的信息材料。
(2)寻找机遇,创造良好的运思境域。
(3)挖掘潜力,运用多种思维方式。
2.(1)针对性,要求问题抓得准、抓得及时、观点鲜明,切中要害;
(2)单一性,论题与内容要单纯、集中,较多地体现一理一评、一事一议的特点;
(3)群众性,既体现在它易于为人掌握,拥有最大的作者群,也表现在题材的广泛多样;
(4)论辩性,在具体论述中善于评述或驳斥对立或不同的观点,排除读者的思想障碍。
六、作文(40分)
A内容B语言C结构评分细则
一类卷
(36—40分)材料丰富、立意深刻、新颖准确、优美、流畅严谨、自然以38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二类卷
(29—35分)材料充实、立意较好准确、通顺紧凑、连贯以32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三类卷
(21—28分)内容具体、符合题意基本通顺、有些病句完整、条理清楚以24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四类卷
(13—20分)内容空泛、偏离题意不够通顺、病句较多不够完整、条理不清以16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五类卷
(12分以下)文不对题文理不通结构混乱以8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每少50个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副题
2.观察、认识
3.说理的走向
4.分叙
5.驳论
6.物质媒介
7.准确
8.情、时代气息
9.感受性
10.延伸性
11.实用目的、惯用格式
12.机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 3.C 4.D 5.C
6.B 7.A 8.B 9.C 10.A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
3.用不同的字、词、句以及新的材料等,同初稿中感觉不妥的部分加以比较,然后进行修改。
4.广义的散文指所有不押韵或不重视骈偶的文章;狭义的散文指小说、戏剧、诗歌之外的一种篇幅较短、题材广泛、笔调灵活的文学样式。
5.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处理日常公务活动中用来传递信息、拟订计划、总结经验、调查情况、指导工作的书面文书。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完整性
(2)连贯性
(3)严密性
(4)灵活性
2.(1)捕捉矛盾,发现问题;
(2)“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3)剖析概括,切中肯綮;
(4)短小精悍,笔调灵活。
六、作文(40分)
A内容B语言C结构评分细则
一类卷
(36—40分)材料丰富、立意深刻、新颖准确、优美、流畅严谨、自然以38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二类卷
(29—35分)材料充实、立意较好准确、通顺紧凑、连贯以32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三类卷
(21—28分)内容具体、符合题意基本通顺、有些病句完整、条理清楚以24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四类卷
(13—20分)内容空泛、偏离题意不够通顺、病句较多不够完整、条理不清以16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五类卷
(12分以下)文不对题文理不通结构混乱以8分为基础分,适当浮动
每少50个字扣1分;每错3个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