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 )
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 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
C.一个牧场 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
2.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 )
A.乔治和沃克太太 B.老柴和沃克太太
C.乔治和女邻居 D.老柴和女邻居
3.开篇提及水粉画《患难小友》的作品是( )
A.《怀念萧珊》 B.《记波外翁》
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D.《鲁鲁》
4.《与李贺共饮》中李贺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
A.狂放傲岸 B.文雅沉静
C.木讷厚道 D.积极入世
5.《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 )
A.胡适 沈从文 B.郁达夫 沈从文
C.沈从文 黄永玉 D.沈从文 张兆和
6.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的传统的批判
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
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向往
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
7.《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 )
A.勤劳 B.姑娘 C.思念 D.爱情
8.《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在参军前的职业是( )
A.唱戏的 B.卖灶糖的
C.拖毛竹的 D.弹棉花的
9.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 )
A.欲抑先扬 B.欲扬先抑
C.辛辣的讽刺 D.精细的心理描写
10.下列属蓝星诗社的作家是( )
A.白先勇 B.余光中 C.洛夫 D.邵燕祥
11.台静农《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是作者的( )
A.恩师 B.朋友 C.学生 D.父亲
12.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来描写表现“文革”时期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和女婿之死,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关系的作品是( )
A.《怀念萧珊》 B.《记波外翁》
C.《太阳下的风景》 D.《下放别记》
13.下列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是( )
A.《“锻炼锻炼”》 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C.《陈奂生上城》 D.《受戒》
14.散文《庐山面目》重点记叙描写的是( )
A.天桥和含鄱口 B.小天池和仙人洞
C.花径和五老峰 D.黄龙潭和白鹿洞
15.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
A.《冬》 B.《听听那冷雨》
C.《草木篇》 D.《将军族》
16.穆旦的《冬》写作于( )
A.文化大革命初期 B.文化大革命高潮期
C.反右运动后期 D.新时期初
17.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
A.《相信未来》 B.《岁月》
C.《有的人》 D.《太阳下的风景》
18.通过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的杂文是( )
A.《法门寺》 B.《三个和尚》
C.《和尚之喻》 D.《受戒》
19.塑造了一位走了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乡村少女形象的作家是( )
A.张洁 B.铁凝 C.宗璞 D.杨沫
20.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
A.阿成 B.阿城 C.王医生 D.王一生
21.下列属于“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 )
A.《有的人》 B.《慕尼黑》
C.《双桅船》 D.《与李贺共饮》
22.《陈奂生上城》中,将陈奂生送进医院看病的是( )
A.招待所服务员 B.陈奂生妻子
C.县委书记 D.车站服务员
23.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
A.线索比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
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
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
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
24.《游园惊梦》中,被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的是( )
A.朋红 B.露凝香 C.蓝田玉 D.桂枝香
25.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 )
A.《慕尼黑》 B.《与李贺共饮》
C.《春天,遂想起》 D.《麦地》
26.“……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相极笨,走得飞快。貌似走了,却冷不防又从身后包抄转来,……”这段文字出自下放期间的( )
A.钱钟书之手 B.杨绛之手
C.沈从文之手 D.穆旦之手
27.下列散文中属于文化随笔的是( )
A.《茶花赋》 B.《法门寺》
C.《巩乃斯的马》 D.《髻》
28.在琦君的《髻》中,“髻”是( )
A.作家的传家宝 B.爱情的象征和见证
C.主人公喜爱的挂饰 D.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
29.下列描述与诗歌《相信未来》不符的有( )
A.以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意象组接表现独特的个人体验
B.表现了一代人内心的失落、迷茫和悲哀
C.表达了在绝望之中对未来的朦胧而坚执的希望
D.揭露了历史的黑暗和现实的丑恶
30.海子在《麦地》中藉以表现诗歌意蕴的主要意象是( )
A.麦地、麦子、太阳 B.麦地、麦子、白杨
C.麦地、麦子、月亮 D.麦地、麦子、金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刻画的主人公性格心理有( )
A.清贫自守、鄙视虚名 B.厌恶权贵、旷达宁远
C.爱憎分明、直言不讳 D.超越世事、超越生死
E.胸怀天下、壮心不已
32.散文《秦腔》的内容和特点是( )
A.描述了秦腔专业演员的精湛演技与动人唱腔
B.描述了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传统风格
C.表现了秦人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
D.叙述视点上采取内视结构,将外在景物作为个体情感投射对象
E.富于历史感和史诗韵味
33.《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采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暗示
C.反语 D.排比
E.拟人
34.《陈毅市长》中陈毅的形象特征是( )
A.豪爽率直 B.幽默风趣
C.平易近人 D.快人快语
E.狷介孤高
35.《关汉卿》一剧中,属于反面人物的是( )
A.阿合马 B.何总管
C.郝祯 D.王和卿
E.白和甫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6.为什么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象?
37.结合作品内容,从“重知识、重趣味”和“议论与抒情结合”两个方面说明《社稷坛抒情》的文体风格。
38.诗歌《山民》中两次提到“疲倦”:“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儿子也使他很疲倦”。通过这两个“疲倦”,简析《山民》的主题意蕴。
四、论述题(共16分)
39.分析《我与地坛》一文的主题意蕴和揭示主题的特点。
五、阅读分析题(20分)
40.阅读小说《猎人与狼》,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猎人与狼
侯希辰
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当他走进一片米槠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的陷阱了。
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嗥着,焦躁地团团转。
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枪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猎手觉得手心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尘土和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的那场大雨。
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四周是3米多高垂直光滑的泥壁。猎手心中滑过一阵苦笑:这大概就是报应吧,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已捕获的猎物口中。
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这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的。凭他多年狩猎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阱壁。
雨后的土很暄,老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下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了一层。公狼用后腿跳上土墩,竖起前爪,继续往高处抓。
猎手很快就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他娘的,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的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宽,做成台阶状。
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
只用了两个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狼一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
猎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上洞口。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地在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在转过山脊时,又回过身来望了望猎人。
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着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没有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从此,猎手不再进山。他告诉别人,他已失去作为猎手应有的那股狠劲了。
(原载《文学港》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