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民俗试题
课程代码:0019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是民俗的
A.集体性 B.地域性 C.传承性 D.原始性
2.服饰民俗产生的第一要因是
A.遮羞 B.装饰 C.保护 D.炫耀
3.“萨其马”是哪个民族的糕点?
A.满族 B.羌族
C.纳西族 D.白族
4.哪种食品被德国人称作是“液体面包”?
A.黄油 B.啤酒
C.牛奶 D.葡萄酒
5.鄂伦春人的民居被称作是
A.仙人柱 B.干栏
C.一颗印 D.瓦寮
6.荷兰的建筑特色是
A.浮脚楼 B.围楼
C.竹楼 D.风车
7.素有“水都”之称的城市是
A.伦敦 B.巴黎
C.威尼斯 D.悉尼
8.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在
A.吉林延边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南疆
9.以下工艺品及其产地匹配正确的是
A.铁画———安徽芜湖
B.景泰蓝———天津
C.蜀绣———广东
D.蜡染———蒙古
10.具有“陶都”之称的是
A.苏州 B.唐山
C.宜兴 D.醴陵
11.“花甲”和“耳顺”指的是
A.40岁 B.50岁
C.60岁 D.70岁
12.在美国,伸出食指的意思是
A.顺路搭车 B.侮辱
C.要去厕所 D.让对方稍等
13.被古人称作是“沐兰节”的岁时节日是
A.清明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14.日本驰名全球的自卫技巧是
A.相扑 B.柔道
C.围棋 D.摔跤
15.忌食狗肉的民族是
A.朝鲜族 B.白族
C.满族 D.汉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农业民俗的特征有
A.地域性 B.功利性 C.技艺性
D.稳定性 E.经验性
17.“TOP原则”是指着装需要注意
A.时间 B.场合 C.性别
D.职业 E.地点
18.以下对各国服饰民俗描述正确的是
A.马来西亚的男子有穿裙子的传统
B.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
C.美国的牛仔裤有100多年的历史
D.巴西人穿着忌讳紫色和棕黄色
E.瑞典依然有穿木头鞋子的习惯
19.以下对中国交通民俗描述正确的是
A.“蜀道难”指的是四川的栈道
B.乌篷船为浙江杭州所特有
C.溜索是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交通工具
D`.驯鹿是苗族人的交通工具
E.竹索桥为羌族的交通设施
20.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
A.开斋节 B.宰牲节 C.浴佛节
D.圣纪节 E.感恩节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21.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2.湖南的湘绣、苏州的苏绣、武汉的汉绣、四川的蜀绣,称“四大名绣”。
23.中秋节的起源,和古代秋祀、拜月的习俗有关。
24.山歌是我国南方各省对民歌的统称,是民歌中风格最强的品种。
25.丹麦的男子短裙是丹麦传统服装,被称作是“基尔特”。
26.日本茶道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宾主、茶室、茶具和茶。
27.“一颗印”是汉族传统民居之一,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
28.“七宝烧”是韩语对金属珐琅的称谓。
29.马来西亚是亚洲的“稻米之乡”,是典型的稻作民俗区。
30.佛教的盂兰盆会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汉民族有喝“腊八粥”的习惯。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游艺民俗
32.圣诞节
33.成年礼仪
34.坎儿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5.简述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
36.简述中国工艺美术的特点。
37.简述现代人际礼仪的作用。
38.简述禁忌的分类。
39.简述我国饮食惯制的分类。
六、论述题(本大题18分)
40.请结合实际个案谈谈居住民俗的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