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真正拉开中国美育史帷幕的,当属春秋时期的( )
A.老子 B.荀子
C.庄子 D.孔子
2.被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的著作是( )
A.黑格尔的《美学》 B.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美育书简》
3.在鲁迅看来,中国落后贫弱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的吏治腐败 B.中国人的身体病弱
C.中国的国民精神 D.中国的封建传统
4.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美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 )
A.古罗马 B.古希腊
C.中世纪 D.文艺复兴时期
5.审美教育就是一种( )
A.艺术教育 B.感性教育
C.理性教育 D.知性教育
6.趣味教育是美育的( )
A.基础 B.中介
C.目的 D.方法
7.追求美体现在人的( )
A.道德活动中 B.艺术活动中
C.生产活动中 D.宗教活动中
8.鲜艳的色彩引起人的( )
A.遐想 B.兴奋
C.愉快 D.温暖
9.人的生理快感只是审美愉悦的( )
A.一部分 B.前奏
C.条件 D.生理基础
10.审美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
A.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B.现实美、艺术美、科技美
C.现实美、自然美、科技美 D.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
11.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更重在( )
A.内容 B.形式
C.意蕴 D.意味
12.听觉艺术的审美媒介是( )
A.节奏 B.歌喉
C.乐器 D.声音
13.在生活质量的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是( )
A.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B.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C.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D.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
14.______说:“劳动先于审美。”( )
A.马克思 B.列宁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普列汉诺夫
15.美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
A.艺术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 B.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环境美育
C.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D.游戏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16.幼儿审美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听故事 B.做游戏
C.听音乐 D.跳舞
17.利用人类生活环境的美化来对人自身进行的审美教育,称为( )
A.环境美育 B.社会美育
C.生态美育 D.景观美育
18.美学家______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 ( )
A.别林期基 B.康德
C.苏格拉底 D.王国维
19.______是美感的最高层次。( )
A.审美直觉 B.审美愉悦
C.审美理解 D.审美想像
20.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儿审美想像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学前期主要与少儿的______有关。( )
A.游戏活动 B.社会联系
C.生活的丰富程度 D.心理发展
21.______是审美直觉感受能力的最基本因素。( )
A.审美态度 B.审美知觉
C.审美想像 D.审美期待
22.让学生亲自参与美的创造,既是美育的任务之一,也是美育的( )
A.目标 B.手段
C.目的 D.媒介
23.______是对人的美的最高追求。( )
A.人格美 B.品德美
C.语言美 D.心灵美
24.只有在教师懂得如何使自己的______的前提下,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才能最终确立。( )
A.生活审美化 B.课程审美化
C.教学审美化 D.语言审美化
25.______是保证具体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审美的形式、规律、完善教学质量、使之产生生动的美育功能的基本手段。( )
A.语言审美化技能 B.课程审美化技能
C.艺术表现能力 D.艺术批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西方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美育思想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E.贺拉斯
27.近代的中国美育理论,基本上是沿着以下的思路立论的,即( )
A.救国先救人 B.救人先救心
C.救心须去欲 D.去欲靠美育
E.美育靠教育
28.黑色象征着( )
A.悲哀 B.死亡
C.沉寂 D.毫无希望
E.寒冷
29.审美感知愉悦的特点就表现为( )
A.突发性 B.即时性
C.偶然性 D.直接性
E.易变性
30.构成社会美必须具有的因素有( )
A.进步性因素 B.艺术性因素
C.哲理性因素 D.创造性因素
E.启迪性因素
31.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突出表现在( )
A.审美想像力的培养 B.审美情感力的培养
C.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D.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E.艺术表达力的培养
32.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它们是( )
A.生存型 B.发展型
C.发达型 D.完善型
E.理想型
33.家庭美育的形式大致有( )
A.音乐美育 B.绘画美育
C.胎儿美育 D.游戏—艺术美育
E.环境美育
34.儿童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 )
A.心理发展 B.道德发展
C.认知发展 D.身体的发育成长
E.审美发展
35.教师生活审美化技能包括______要素。( )
A.爱心 B.同情心
C.生活环境美 D.创造性及其实践能力
E.形象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美育学
37.“健康人格”
38.人的美
39.通感
40.审美感受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美育的自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简述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
43.自然美有什么特点?
44.简述小学美育的任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5.略论美育的现实意义。
46.试论美感与创造力培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