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
A. 中国传统文化 B. 中国古代文化
C. 中国文化传统D. 中国民族文化
2. 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
A. 气候环境 B. 地理环境C. 社会环境D. 地域环境
3.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
A. 农耕自然经济B. 工业文明经济
C. 商业发达经济D.科技服务经济
4. 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 什五里甲制度B. 分封制
C. 郡县制D.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5. 类比思维中的“观物比德”是
A. 人与物的类比B. 物与情的类比
C. 景与情的类比D. 人与情的类比
6. 语言文字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
A. 载体 B. 核心 C. 条件 D. 基础
7. 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
A. 荀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孔子
8. 在诗歌题材上,“曲”盛行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9. 贯穿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的手工业是
A. 陶器 B. 青铜器 C. 打制石器 D. 磨制石器
10. 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 商品交换 B. 农耕灌溉 C. 科技创新 D. 工业生产
11. 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的是
A. 尊贤 B. 尊上 C. 亲亲 D. 上慈下孝
12. 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
A. 客观思维B. 直观思维
C. 感官思维D.综合思维
13. 在现代中国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3个 B.24个 C.25个 D.26个
14. 人们平时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等,指的是所指称事物的
A. 文化产品B. 文化内涵
C. 文化现象D. 文化事象
15. 中国开始“家天下”历史的朝代是
A. 商 朝 B. 秦朝 C. 夏 朝 D. 周朝
16. 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韩非子》 B. 《抱朴子》
C. 《淮南子》 D. 《补农书》
17.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
A. 秦始皇 B. 周文王 C. 商纣王 D. 汉高祖
18. “天人合一 ”的观念起源于
A. 西周时期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D.元明时期
19. 现今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是
A.古埃及文字B. 汉 字
C. 楔形文字D.苏美尔文字
20. 学术界经常与英语“culture”对译的是
A. 文学 B. 文化 C. 教 化 D. 教养
21. 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
A. 和睦相处 B. 战争征服
C. 遣使游说D. 离间取胜
22.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事象都相关于
A.水利灌溉 B. 农业技术C. 农业政策D. 岁时节令
23. 宋代文学的主流是
A. 诗词创作 B. 古文创作 C. 小说创作 D.乐府诗创作
24. 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
A. 荀子 B. 孔子 C. 朱熹 D. 程颐
25. 语言崇拜源于
A. 文学 B. 艺术 C. 巫术 D. 医术
26. 我国使用货币始于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元明时期
27. 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是
A. 太阳神 B. 祖先神 C. 土地神 D. 河神
28.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开辟了著名的
A. “丝绸之路”B. “西域之路”
C. “瓷器之路"D. “西域走廊”
29.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A .礼 B .孝 C .仁 D .义
30.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时间是在
A. 宋朝 B. 元 朝 C. 明朝 D. 清朝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 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定义适用范围的是
A. 人类文化学B. 民族文化学C. 文化哲学
D. 国别文化学E. 女性文化学
32. 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高潮时期是
A. 春秋战国时期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唐宋之际
D. 两汉时期E. 明清之际
33. 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大量的家训族规,内容涉及到
A. 个人行为B. 家庭事务C. 国家事务
D. 宗族与其他相关事务E. 社会职务事务
34.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
A.整体思维 B. 类比思维 C. 辩证思维
D.逻辑思维 E. 创新思维
35.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的声调有
A.平声 B. 下 声 C. 上声
D. 去声 E. 入声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府兵制
37. 行业组织
38. 九品中正制
39.“中庸”
40.普通话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
42.简述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
43.简述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44.简述先秦时期“五伦”的内容及作用。
45.简述“天人合一 ”观念的含义。
46.简述语言与民族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表现在几个方面?
48.如何认识“语言崇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