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40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一项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 )
A.问题性 B.探究性
C.规范性 D.历史继承性
2.以下哪一项不是研究人员的基本素养?( )
A.理性思维 B.毅力和勇气
C.知识结构 D.敬业精神
3.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及目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属于( )。
A.应用性课题 B.开拓性课题
C.理论性课题 D.承续性课题
4.中小学教师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展开的教育教学研究,属于( )。
A.规划课题 B.集体课题
C.自选课题 D.个体课题
5.一般而言,以下哪种研究顺序是比较合适的?( )
A.发现问题→课题论证→文献检索
B.文献检索→发现问题→课题论证
C.发现问题→文献检索→课题论证
D.文献检索→课题论证→发现问题
6.如果要研究儿童在课间活动的情况,最适合的方法是( )。
A.教育观察法 B.教育调查法
C.教育实验法 D.教育经验总结
7.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称为( )。
A.系统观察法 B.自然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实验观察法
8.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进行观察,属于( )。
A.间接观察法 B.参与观察法
C.实验观察法 D.非参与观察法
9.以下关于教育调查法的表述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
A.运用问卷、访谈或测量 B.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
C.源自社会学的一种方法 D.可以研究过去的教育问题或现象
10.以下关于教育调查法的表述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
A.可以研究过去的教育问题或现象
B.通过调查获得的资料比较客观可靠
C.与被调查者的态度有关
D.经济简单、操作容易
11.根据调查对象的多少,可以将教育调查分成普遍调查和( )。
A.比较调查 B.常模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12.以下哪一项不是问卷调查的主要优点?( )
A.标准化程度高 B.调查过程灵活、深入
C.效率高 D.匿名性强
13.科学实验法最早由( )提出。
A.罗杰尔·培根 B.弗兰西斯·培根
C.冯特 D.裴斯泰洛齐
14.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包括自变量、( )与因变量三个要素。
A.有机变量 B.干扰变量
C.无关变量 D.环境变量
15.一般来说,教育实验往往属于( )。
A.现场实验 B.准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探索性实验
16.教育实验设计的核心是( )。
A.被试分配 B.自变量的操控
C.因变量的测量 D.变量控制
17.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程度,称为实验的( )。
A.内在效度 B.构思效度
C.外在效度 D.内容效度
18.记录有关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 )。
A.经验 B.文档
C.文献 D.资料
19.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称为( )。
A.第一手文献 B.第二手文献
C.第三手文献 D.第四手文献
20.书目、题录、文摘或索引等,属于( )。
A.零级文献 B.一级文献
C.二级文献 D.三级文献
21.对文献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称为( )。
A.外审法 B.内审法
C.综合法 D.比较法
22.以下的内容分析模式中,适合于进行比较研究的是( )。
A.A-X-T模式 B.A-X-S模式
C.A-B-X模式 D.A-X-Y模式
23.教育实验报告一般由( )组成。
A.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附录
B.题目、前言、正文、结论与建议、附录
C.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附录
24.在论文写作中使用“校长”或“教授”之类的称呼,这种做法是( )的。
A.正确 B.错误
C.无所谓 D.视情况而定
25.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称为( )。
A.概念 B.理论
C.推论 D.命题
26.根据教育概念的分类方法,“课程”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关系概念 D.属性概念
27.以下哪一项属于概念之间的不相容关系?( )
A.纵横关系 B.包含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28.以下哪一项不是推论统计的方法?( )
A.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抽样
C.比例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标准分差异比较
29.如果我们按年龄不同将教师分成老、中、青三类列出统计表,称为( )。
A.单项表 B.双项表
C.三项表 D.多项表
30.心理学中的艾宾浩斯学习遗忘曲线属于( )。
A.单峰曲线 B.J形曲线
C.正偏态曲线 D.负偏态曲线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
2.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有什么差别?教育观察法有哪些功能?
3.试分析教育调查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的优缺点。
4.试分别举例说明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
5.什么是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有哪些?
6.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一份研究方案的提纲。
2.下表为10名学生在此次期末统考中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别计算10名学生此次语文、数学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4分)
(2)请计算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并判断相关的大小。(4分)
(3)如果学生A语文考了82分,而数学考了77分,请问在这次考试中,他是语文考得好呢,还是数学考得好?(6分)
表1 10名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
学生
学科12345678910
语文100758280746986929584
数学9568726158747684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