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 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下列教育科研方法中,侧重于在实践中去核对、验证教育理论的方法是
A. 调查研究 B. 试验研究 C. 个案研究 D. 文献研究
2.1903 年,《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负责一个年级全部或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 工作的老师称为
A. 级任教师 B. 级任导师 C. 班主任 D. 级主任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主任工作协调性的具体表现的是
A. 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影响
B. 协调好国家、学校和班级三方面的影响
C. 协调好班主任和学校其他工作的影响
D. 协调好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影响
4.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特点是
A. 从有意识记向无意识记发展B. 从长时记忆向短时记忆发展
C. 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D. 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同时发展
5. 在下列情感中,发展相对较晚的是
A. 荣誉感B. 义务感
C. 自尊心D. 爱国主义情感
6. 关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正确的表述是
A.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B.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C. 以直觉思维为主要形式
D.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7. 对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A. 班主任的态度和评价 B. 家长的态度和评价
C. 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 D. 和成年人的交往活动
8.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A.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 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C. 培养和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D.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9. 学生的家务劳动属于
A. 自我服务劳动 B. 公益劳动
C. 实际生产劳动 D. 勤工俭学劳动
10. 一般地,开始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时间是
A. 女生比男生早2岁 B. 女生比男生晚2岁
C. 女生与男生相同 D. 女生比男生早1岁
11. 强化法常用的方式不包括
A. 表扬 B. 批评 C. 竞赛 D. 舆论宣传
12.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表现为
A. 发挥积极作用
B. 发挥消极作用
C. 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
D. 没有影响
13. 最终审定优秀家长评选标准的是
A. 校长 B. 班主任 C. 家长委员会 D. 班委会
14. 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各自的作用机理、方式、目的
A. 不完全相同,应区别对待B. 完全一致,可合二为一
C. 相互排斥,应截然分离D. 完全一致,可相互促进
15. 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应避免选择
A. 政治理论 B. 人物传记C. 科技读物 D. 荒诞小说
16. 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社会的力量B. 家长的帮助
C. 学校的教育D. 同伴的影响
17. 榜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树立榜样的威信B. 激发学习榜样的动机
C. 转化为自觉行动D. 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18. 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主要是
A. 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B. 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
C. 了解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情况
D. 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情况
19. 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是为了激励班主任
A. 向工作目标奋斗、强化责任意识、你追我赶
B. 提高工作难度、提升成就感、你追我赶
C. 向工作目标奋斗、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难度
D. 向工作目标奋斗、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成就感
20. 一般而言,教育评价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不包括
A. 分析和确定教育评价目标
B. 制定和形成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C. 选择、运用评价工具和手段
D. 对资料加以分析、形成价值判断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对负责组织、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我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称谓有
A. 级任主任 B. 级任教师 C. 班任教师
D. 班主任 E. 级主任
22.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面对的基本关系有
A. 与学生家长的关系B. 与社区的关系C. 与校长的关系
D. 与学生的关系E. 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23. 关于我国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有
A.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
B. 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期
C. 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上升期
D. 城乡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别
E. 城乡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24. 概括地说,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依据主要有
A. 学校工作目标 B. 学校工作计划 C. 班级教学目标
D. 班级集体的实际情况 E. 班级学生的个别差异
25. 在培养班集体的过程中,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采取的方式有
A. 暑假里给每位新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
B. 精心设计教室的布置
C. 在新生中进行“我理想的班主任”的问卷调查
D. 通过搞班级卫生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为集体服务的光荣
E. 召开“学生问班主任答”的主题班会
26. 小学生主题班会的形式有
A. 报告会 B. 演讲 C. 竞赛
D. 野外活动 E. 文艺表演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7.1938年以后,在国民党统治区,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被称为 28. 个性和 是儿童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
29. 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包括一般关系和 两种形式。
30. 按照实践活动原则的含义,实践活动既是一种重要的 ,又是检验学生道德发展状况 的标准。
31. 小学生操行评定标准的制定, 一要依据党在新时期的教育目的,二要依据《 》的各 项要求。
32. 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或意见。
33. 班级集体活动中,比较普遍的有班会活动、少先队活动、劳动、 等。
34. 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适合运用 谈话。
35.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标准有三个组成: 一是职责标准,二是效果标准,三是
36. 班主任组织郊游活动,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 和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地点。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7. 班级管理
38. 广义的班级活动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0. 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41.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贯彻集体教育原则?
42. 简述建立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对教师个人的要求。
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 为什么说班主任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教育最全面和影响最深刻的教育者?
44. 试述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对小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5. 四川省资中县某小学为保证在与别的学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和保持较高的升学率,每 个学年都要把全年级综合测评中排在倒数三十名的学生编为一个“差班”,并把每年班主 任工作评优中排在最后一位的老师安排去管理这个班级。校方认为这样做至少有三方面的 好处: 一是可保证本校在全县同类学校中的排名第一;二是可以促进学生为不进入“差班” 而努力学习;三是可以给被评在最后的班主任一个“带好差班将功补过”的机会,可谓是 一举三得。
有一位姓赵的班主任,以前从未被评在最后一位。 一次因为妻子生小孩,接着父亲生 病,请了近两个月的事假,不想这期间班里接连发生两起偶发事件,而代理班主任因为经 验不足而未能处理好,给班集体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学年评比中,赵老师不幸排在了最后 一位。赵老师虽然心里不服,也只能接下了这个学年的“差班”并努力工作。这一学年中, 赵老师每天早来晚归,工作细致周到。这期间该班因卫生搞得好和校运动会体育成绩名列 前茅而受到表扬,但是由于班上全是“差生”,赵老师无力弥补全班同学在其他方面的弱点 和不足,因而在学年评比中,又一次被排在了最后一位,还受到别的班主任的白眼。赵老 师的一番苦心白费,越想越生气,最后决定辞去班主任,并调动工作去了其他部门,而其他班主任也拒绝接受这个差班。学校教学因此陷入困境。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