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
A. 工作年限 B. 学历 C. 受教育程度 D. 素质
2. 在健全班级组织中,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A. 少先队组织建设 B. 教师集体建设
C. 班委组织建设 D. 班集体建设
3. 与成人相比,小学生体内机能发育的特点是
A. 血压低,心律慢 B. 骨骼中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
C. 呼吸频率快,肺活量大 D. 骨骼坚硬,不易弯曲变形
4. 儿童入小学后,取代原来的自由游戏并成为他们主导活动的是
A. 理性的思维B. 正规的学习 C. 社会化的交往 D. 合作的集体生活
5. 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
A. 友谊 B. 竞争 C. 合作 D. 斗争
6. 贯彻公平公正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能帮助班主任在学生面前
A. 平易近人 B. 保持敬畏 C. 树立威信 D. 和蔼可亲
7.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因为任何教育活动都具有
A. 示范性 B. 科学性 C. 活动性 D. 教育性
8. 优秀家长的评选标准,可由学生先行提出初稿,但最后的决定者是
A. 校 长 B. 班主任 C. 家长委员会 D. 班委会
9. 在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中,强化法通常的方式是
A. 表扬与批评B. 竞赛与激励
C. 引导与调节D. 示范与宣传
10. 学习指导的根本目的是
A. 发挥教师的主体性B.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C. 融合师生关系D.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1. 拟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基础是
A. 学校工作计划B. 学校管理目标
C. 班级基本情况D. 班集体的现有潜力
12. 教育实践过程中围绕具有突出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而设计的班会主题是
A. 系列性主题 B. 即兴性主题 C. 问题性主题 D. 实践性主题
13.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求在内容上符合我国教育方针,能培养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 这体现了课外读物的
A. 思想性 B. 教育性 C. 可接受性 D. 广泛性
14. 在学生劳动活动的组织中,根据劳动的任务要求,把学生组织起来,明确干部的分工与职责,制定劳动的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这些准备工作属于
A. 劳动准备 B. 思想准备 C. 组织准备 D. 技术准备
15. 集体舆论是指集体中
A. 学生干部的言论和意见B. 占优势的、为每个人所接受的言论和意见
C. 班主任的言论和意见D. 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16. 班级个别教育的方法有
A. 谈话法和陶冶法B. 讲授法和陶冶法
C. 谈话法和锻炼法D. 讲授法和锻炼法
17. 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社会的影响B. 家长的帮助
C. 学校的教育D. 班级的班风
18.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的评价对象是班主任所实施的
A. 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和效果B. 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
C. 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和效果D. 班级个别教育活动的过程和效果
19. 通过班主任工作评价,能够发现问题,为改进班主任工作找出依据,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这表明班主任工作评价具有
A. 导向作用 B. 调节作用 C. 激励作用 D. 鉴定作用
20. 为了使班主任工作评价更为客观些,公正些,应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A. 自我评价法 B. 集体评价法
C. 他人评价法 D. 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法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A. 思想品德素质B. 知识能力素质 C. 个性心理品质
D. 教育机智 E. 身体素质
22. 小学生观察品质发展的特点有
A. 目的性 B. 精确性 C. 顺序性
D. 灵活性 E. 深刻性
23. 以身作则原则的提出依据是
A. 社会的要求 B. 家长的希望 C. 教育实践经验
D. 教学客观规律 E.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
24. 为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可采用的方法有
A. 合作法 B. 激励法 C. 规范法
D. 示范法 E. 强化法
25. 关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要相信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
B. 要培养后进生积极的兴趣
C. 班主任的威信是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条件
D. 后进生一旦转化,就不易反复
E. 后进生的转化,只需要依靠班主任及班级的教育就可完成
26.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价主体的有
A. 学校领导B. 科任教师C. 班主任
D. 学生E. 学生家长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7. 小学记忆的主要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 识记发展。
28. 评价班级教师集体的方法有:科任教师集体自评、资料分析法、 和综合评定 法。
29. 在我国,小学班级的 组织是班集体的核心。
30.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 中,才能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心和 义务感。
31. 班级活动的形式包括:班级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 活动。
32. 班主任组织郊游活动,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 和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地 点。
33. 既是班级发挥作用的基础,又是班级管理的对象。
34. 班级活动具有自愿性和指导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的特点。
35. 制定班主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有三: 一是方向性,二是先进性,三 是
36.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标准有三个组成: 一是职责标准,二是效果标准,三是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7. 非正式群体
38. 民主平等原则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40. 班主任在工作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41. 简述建设班级教师集体的措施。
42. 简述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实施步骤(阶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 联系实际,论述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必要性及途径。
44. 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对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并予以深化。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5. 某校四年级二班新学期按学校统一安排搬进了新教室,条件挺好,只是教室前边窗户 距离学校的垃圾坑比较近,教室前边的垃圾筐附近不时地有窗外垃圾坑的苍蝇来回地飞。 新学期刚两天,班主任王老师就注意到这一问题。但是从第三天起,王老师发现,每到第 三节课后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教室前边的垃圾筐总是干干净净的,苍蝇找不到,“食物” 也少了。经过观察,王老师发现原来是班上的闵红同学在课间时主动把垃圾倒掉了。
闵红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不怎么与人交流,更不愿在班上表现自己,学习 成绩一般,在班上顶多算中下水平。王老师觉得闵红同学的行为很有价值,应该在全班表 扬,树立成讲究卫生、关心集体的典型榜样。 一天,王老师把自己的想法跟班干部讲了 问大家有什么意见。生活委员首先反对,说闵红这是在假积极,想表现自己,其实每天放 学时有值日生倒垃圾,她不应该去倒;学习委员也说闵红学习成绩不好,如果树为典型, 恐怕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会有意见;班长说她平时参加班级活动不是很积极,也不适合树立 为榜样。
如果你是班主任王老师,请运用有关榜样教育的知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