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与科学知识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用性的是
A. 科学实验 B. 科学设备 C. 科学方法 D. 科学理论
2. 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A. 创造和生产B. 实践和规律
C. 客观事实和规律D. 客观事实和认识
3. 科学教育的中心应该是问题的
A. 发 现 B. 研究 C. 解决 D. 探 索
4. 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
A. 意志结构 B. 价值规范结构
C. 道德结构D. 观念结构
5.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特别强调和重视
A. 选择作用 B. 决定作用C. 建构作用D. 中介作用
6. 在科学教育中除了要进行精神、法律等广泛的社会教育,还要着重进行
A. 思维教育 B. 道德教育 C. 技术教育 D. 人文教育
7. 综合理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的两个维度:范围和强度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孔 德 C. 加涅 D. 布鲁姆
8.STS 教育中,组织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是
A. 从知识出发B. 从规律出发
C. 从概念出发D. 从问题出发
9. 自然课知识部分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
A. 记忆、认识、实践B. 认知、熟悉、应用
C. 观察、理解、归纳D. 了解、知道、理解
10. 提倡发现学习成为逻辑必然是因为布鲁纳要求传授给学生初步的态度和
A. 启发的方法B. 观察的方法
C. 实验的方法D. 游戏的方法
11. 新时期的教育价值观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
A. 考勤制度 B. 教育评价制度
C. 奖惩制度 D. 管理制度
12. 评价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是因为评价具有
A. 导向功能 B. 激励功能 C. 改进功能 D. 鉴定功能
13. 在期末或期中考试中进行的覆盖面较大的评价是
A. 宏观评价 B. 微观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外部评价
14. 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10年的标志是
A. 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
B.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C.1973 年重组 DNA 实验的成功
D. 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
15. 认识过程得以进展,最关键的是提出可以检验的
A. 命题 B. 假设见解 C. 方法 D. 理论
16.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
A. 细胞工程 B. 酶工程 C. 发酵工程 D. 基因工程
17.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DNA D. 膜结构
18.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 水资源问题 B. 军事问题 C. 发展问题 D. 政治问题
19. 能者为师,科技人员参与教育是科技活动的
A. 内容特征B. 受教育者特征
C. 教育者特征D. 教育方式特征
20.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
A. 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B. 知识背景的研究
C. 小学生情况的调查D. 活动内容的设计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科学教育包括
A. 科学知识 B. 科学方法 C. 科学精神
D. 科学态度 E. 科学价值
22. 目前科学教育中主要的科学方法是
A. 发现法 B. 科学阅读 C. 创造性探讨教学
D. 角色扮演 E. 案例法
23. 评价的特征是
A. 有序性和等级性
B. 方向性和教育性
C. 整体性和综合性
D. 动态性和主体性
E. 科学性和可行性
24. 科技能力,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
A. 观察能力B. 操作能力C. 思维能力
D. 创造能力E. 应试能力
25. 论文证论的推理方法包括
A. 演绎论证B. 归纳论证C. 类比论证
D. 对比论证E. 比喻论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 科学的社会结构的组成包括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
27. 就人的能力结构来看,人类智力活动中最高级、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28. 华罗庚推广的优选法,称之为0.618
29.自然课的能力内容要求培养五项能力,即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
30. 目标为“培养创造思考力”的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的阶段是
31.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了及时地、不断地发现问题而运用的评价是
32.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使考试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减弱的作用是鉴定 和
33. 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首先表现为出现了综合学科和
34. 太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行星的公转都围绕
35. 论文中,本论的核心部分是
四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 科学价值
37. 角色扮演
38. 学生科学教育质量评价
39. 可持续发展
40. 科技活动中的创作法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2. 在构思科学课程时,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43. 简析教学成绩评价改革的目的。
44. 小学科技活动中,如何贯彻科学性原则?
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 试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
46. 试结合实际论述在科学教育中运用发现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