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称为0.618黄金分割法的优选法,其倡导者是( )
A.陈景润 B.王元
C.华罗庚 D.袁隆平
2.自然课知识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
A.记忆、认识、实践 B.认知、熟悉、应用
C.观察、理解、归纳 D.了解、知道、理解
3.科学,上升到思想精神、方法论、价值论,实质上是( )
A.塑造人 B.物质产品
C.社会经济 D.社会文化
4.从家庭的“大件”看,没有一样不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带给我们的成果,这体现了当代科学发展的( )
A.方法化特征 B.整体化特征
C.社会化特征 D.定量化特征
5.科学教育课程问题的关键在于( )
A.认识对象 B.认识范围
C.认识目的 D.教材体系
6.认识过程得以进展,最关键的是提出可以检验的( )
A.命题 B.假设见解
C.方法 D.理论
7.科学教学体系是合乎逻辑的( )
A.自然界系列 B.事实系列
C.科学概念系列 D.认识系列
8.人类的科技知识当前是( )
A.每1—3年增加1倍 B.每3—5年增加1倍
C.每5—7年增加1倍 D.每7—10年增加1倍
9.人体由细胞构成,组成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
A.细胞壁 B.细胞体
C.细胞器 D.细胞核
10.以教育的全领域为对象的评价是( )
A.宏观评价 B.微观评价
C.内部评价 D.外部评价
11.科学美大致包括数学美、公式美、理论美和( )
A.艺术美 B.实验美
C.逻辑美 D.物理美
12.评价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是因为评价具有(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改进功能 D.鉴定功能
13.根据目前近代物理研究的最新结果,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不再是分子、原子,而是夸克和( )
A.轻子 B.中子 C.电子 D.负电子
14.“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哪个阶段的目标( )
A.把握问题阶段 B.推论阶段
C.设计验证阶段 D.解释阶段
15.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指标之一是( )
A.体积 B.面积
C.集成度 D.硅含量
16.使提倡发现学习成为逻辑必然的是布鲁纳要求传递给学生初步的态度和( )
A.启发的方法 B.观察的方法
C.实验的方法 D.游戏的方法
17.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也反映了外部世界的( )
A.事物、现象和结论 B.事物、现象和过程
C.事物、规律和过程 D.联系、规律和结论
18.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一个10年的标志是( )
A.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
B.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D.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
19.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体现了科学教育的( )
A.准确性 B.客观性
C.实践性 D.进取性
20.恩格斯认为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是( )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自然科学 D.社会科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综合理科提出的理论基础包括( )
A.认识论基础 B.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
C.社会实践基础 D.社会学基础
E.人文科学基础
22.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方法应( )
A.符合客观实际 B.遵循管理规律
C.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特征 D.符合学校要求
E.遵循教育规律
23.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是通过( )
A.实验课 B.实习课
C.科技活动 D.劳动课
E.科学小实验
24.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首先表现为出现了( )
A.综合学科 B.纵向学科
C.横向学科 D.自然综合学科
E.社会综合学科
25.造成中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
A.人口压力 B.工业化压力
C.市场压力 D.森林资源稀少
E.降水量过少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科学的活动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考验和___________。
27.运用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___________。
28.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包括教育内部的大环境和教学环境,也包括教育外部的__________。
29.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_。
30.教育评价不是直接的目的,而是实现教育目标的___________。
31.人类每一次接受信息时,新信息和反馈回来的经过加工的老信息之间的比例是________。
32.计算机文电处理系统的俗称是___________。
33.普通教育阶段的根本特征是科学知识的继承性和教学内容的___________。
34.运用调查法时,从总体中抽取部分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35.由于对综合理科在认识上的分歧,综合理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也有不同。布鲁姆提出了两个维度:范围和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评价的鉴定功能
37.实验法
38.内化学说
39.小学科技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40.教学方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观察实验活动的实施原则。
42.如何进行发现过程的教学?
43.如何理解STS教育的含义?
44.确定教育评价目标应以什么为依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论我国科学教育目标。
46.联系实际分析“科学技术加剧发展和急剧变革”这一科技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