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06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C 2.A 3.B 4.D 5.A
6.C 7.D 8.A 9.B 10.C
11.B 12.B 13.C 14.A 15.D
16.B 17.A 18.A 19.B 20.B
21.D 22.B 23.A 24.C 25.D
26.C 27.A 28.C 29.D 30.A
31.C 32.D 33.B 34.B 35.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6.(1)比较:是一种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间寻找差异性,或从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间寻找同一性的方法。
(2)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事物特征和属性的方法。
(3)分析:是将事物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
(4)综合:是指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全面地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
(5)归纳:是从已知的具体事实或个别性前提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6)演绎: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推理方法。
(7)类比:是一种个别化的推理方法,是根据一类特殊事物的性质、特征推论另一种类特殊事物的性质、特征的推理方法。
37.(1)在分析对象上,文献法是按课题需要直接对课题内的一系列文献中有关论述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则是对课题所涉及的文献资料按一定原则先抽取样本,再对样本进行技术处理。
(2)在内容处理上,文献法直接鉴别、评价、引用或分析文献内容,并作归类整理;内容分析法则要将文献内容分解为分析单元、再断定各单元所表现的客观事实。
(3)在实施步骤上,文献法的主要步骤是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内容分析法则要经过内容抽样、制定分析类目、按顺序做系统评判记录等程序。
(4)在结果表述上,文献法要对课题的事实材料作出定性的、评述性的说明,而内容分析法则要对文献分析的结果作数量的统计描述。
38.(1)经验模式的独特性
(2)加工对象的生动性
(3)方法的综合性和感性具体性
(4)方式的回溯性
39.(1)准备阶段:①选择课题,②研究设计,③制定工作计划
(2)实施阶段:①形成科学事实,②形成科学理论
(3)总结评估阶段:①总结研究工作,②评价研究工作
40.
三、论述题(第41小题16分,必作;第42、43小题任选一题作答,14分,两题均答者按42题计分。本大题共30分)
41.(1)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讲故事、听报告、看电影、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