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点击查看:【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周髀算经》 B.《孙子算经》 C.《九章算术》 D.《几何原本》
2.目前许多国家都允许并鼓励小学哪个年级的学生使用计算器( )
A.低年级 B.中年级 C.低、中年级 D.中、高年级
3.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 )
A.《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B.《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C.《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D.《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4.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
A.20以内的数 B.100以内的数 C.10000以内的数 D.多位数
5.强调“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皮亚杰 C.奥苏贝尔 D.杜威
6.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 )
A.能动的主体 B.被动的主体 C.能动的客体 D.被动的客体
7.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 )
A.观察 B.操作 C.表象 D.想象
8.录像是一种( )
A.光学教学媒体 B.音响教学媒体 C.声像教学媒体 D.综合性教学媒体
9.新授课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是( )
A.探究研讨课 B.讲练课 C.自学辅导课 D.引导发现课
10.教学评价的数量化原则主张评价应尽可能( )
A.定量 B.定性
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1.从产生根源上,可把学习动机分为( )
A.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B.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C.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D.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12.11~15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
A.感觉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3.把数学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依据是( )
A.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 B.数学思维活动的总体规律
C.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 D.数学思维品质
14.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应是( )
A.教育学知识 B.教育心理学知识
C.教学论知识 D.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15.用一根拉紧了的线绳来表示“直线”,这种概念的表示法是( )
A.规定外延的方式 B.发生式定义
C.原始概念描述法 D.属差式定义
16.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
A.并列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对立关系
17.能够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巩固和简单应用的题型是( )
A.匹配题 B.是非题 C.序列题 D.填空题
18.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几何教学内容增加了( )
A.平行线 B.圆柱 C.圆锥 D.扇形
19.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操作实验法
20.视线能完全沿着图形轮廓不断地积极活动,这是几岁孩子观察图形时的特点(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22.对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 )
A.正确的四则计算能力 B.辩证思维能力 C.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D.初步的空间观念 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广义的教材包括( )
A.教科书 B.教学挂图 C.教学软件
D.教学指导书 E.练习册
24.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材应兼顾( )
A.当今与未来 B.“幼小”与“小中”的衔接
C.必要与可能 D.统一与灵活
E.发展与提高
25.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暴露认知建构过程的原则 B.信息交流多向性原则
C.信息反馈调控的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E.知情交融的原则
26.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法 C.进行解题
D.巩固练习 E.回顾评价
27.按其使用功能可把直观手段分为( )
A.教具 B.学具 C.实物直观
D.模象直观 E.语言直观
28.教学评价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反馈功能 C.选择功能
D.激励功能 E.改进功能
29.小学生解析应用题的方法有( )
A.分析法与综合法 B.假设法 C.类比法
D.转化法 E.代数方法
30.根据数学思维活动的总体规律可把数学思维分为( )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E.集中思维
31.属于数学书面语言的有( )
A.数学符号 B.扩大 C.缩小
D.图式 E.倍
32.数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 )
A.思维的深刻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敏捷性
D.思维的批判性 E.思维的独创性
33.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具有( )
A.始动作用 B.定向作用 C.加工作用
D.维持作用 E.调节作用
34.学生理解应用题题意的途径有( )
A.演示 B.模拟 C.图示
D.图解 E.复述题意
35.小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操作实验的方式主要有( )
A.划分 B.剪拼 C.折叠
D.画图 E.测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数学学习
37.演示法
38.形象思维
39.数学灵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是什么?
41.简述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
42.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43.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以“9+5”的教学为例说明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45.造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46.老师:“什么是质数?”
学生:“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
请你诊断学生的错误所在及错误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