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信息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372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D 4.C 5.D
6.B 7.B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ABCDE 12.CDE 13.DE 14.BD 15.ACD
16.ABDE 17.BCD 18.BCDE 19.ABE 20.A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随机 22.速报检索 23.推理机
24.混合型 25.系统实施和转换 26.决策计划
27.代码 28.规则 29.辽宁省公安厅 30.知识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调制,将基带信号装载到一个等幅等频的电磁波上去,然后由这个电磁波带着基带信号传输的过程。
32.是由特定的符号或自然数所表示的数据。
33.是将信息科学原理应用于公安工作实践的一门科学。它遵循信息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把公安信息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安信息的运动规律、公安信息系统的组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内容,并从中揭示公安信息的产生、收集、传输、存贮、处理、识别和利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34.是指通过调查者同调查对象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以调查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和采用辅助工具进行信息收集的一种方法。
35.将信息进行选择、分类和编码工作,除去无用和多余的信息,提高信息的质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①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
②健全公安计算机安全监察工作机制;
③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
④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37.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是为适应实战单位实际工作需要而开发的,用于对各类案件的存储、检索及管理。
该系统以破案为主体,兼顾刑事统计的需要。
既可独立运行,又能与“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配套使用。
既能为侦查破案和深挖犯罪提供线索,又能为预防犯罪和辅助决策提供服务。
38.①可有效地弥补公安有线专网的不足;
②扩展公安通信网的覆盖范围;
③提高公安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时效性和灵活性;
④有效地解决公安机关之间横向通信难、数据和图像传输难的问题。
39.①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并给出了定量计算公式;
②提出了通信系统模型及信息编码定理等许多关键理论;
③通信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过程。
40.①公安信息很难定量描述,甚至定性描述都是粗线条的;
②在实际工作中,接收到的公安信息常常有很大的模糊性;
③公安信息是多变的,缺乏一定的规律性等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一、公安信息处理的概念
公安信息处理是指在公安工作中,对原始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研究和归纳综合加工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一种过程。
二、信息处理手段有两种,人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
1.人工处理就是运用人脑这个信息系统借助于人体感官进行信息处理的手段。
2.计算机处理指采用计算机对信息所进行的各种处理,其优点是:
①计算机能够迅速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文件、报告、图表甚至照片等资料;
②便于集中管理和存贮各类公安信息和信息资料;
③计算机系统可进行远距离、高速度并能同时向不同方向传输资料。
42.一、避免反馈信息的失真
为了正确运用信息的反馈原理,必须注意避免和克服反馈信息的失真。由于社会反馈控制系统是由人组成的,而每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背景又各不相同。所以,有些人有时对来自客观的真实信息不能完全地、正确地进行反馈,形成反馈失真现象,甚至造成完全错误的反馈。
二、反馈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官僚主义反馈;
2.主观反馈;
3.经验反馈;
4.片面反馈;
5.带有个人目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