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专升本—艺术概论
第三章 艺术种类
【绘画艺术】
8.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元素,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 (平 面) 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 漫画等。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油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表现力,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对世界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油画 因使用油质颜料而得名,油画作品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其特点是色彩丰富,具有强烈的色 调层次、光线、质感和空间感,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能真实生动地描绘事物,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油画 的传统是重视对自然的忠实模仿。此外,油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
版画也是一个重要的画种。版画的特点是采用笔画和刀刻的方法,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然后印制出多份 原作。由于所用的版面材料和性质不同,版画可分为三大类,即木刻和麻胶版画的“凸版”类,铜版画等的“凹版” 类,以及石版画等的“平板”类。“凸版”类是在木板或麻胶版上刻制而成;“凹版”类则是用酸性液体腐蚀铜版 形成各种凹线,从而构成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画面; “平版”类是在石印术基础上采用特殊药墨制成。
水彩画大约产生于 15 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18 世纪起在英国发展为独立画种。水彩颜料是用胶水调制而成的,颜 料透明而单纯,作画时用水溶解颜料于纸上,利用画纸的白地和水分颜料的相互融合渗透,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透 明感觉,以及滋润晕化等效果。水彩画虽然较难构成鸿篇大作,但使用轻便,能充分发挥水分淋漓酣畅、善于晕化 渲染之特点,使作品具有明快柔和、轻松抒情等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粉画同水彩画一样,都是用水调和颜料而作画的,但水彩颜料非常透明,没有覆盖力,而水粉颜料则一般不透明, 不同程度地含有粉质,具有一定的覆盖力。这样,如果运用得当,水粉画作品就能兼有油画的厚重感和水彩画明朗 轻快的透明感,加之绘画过程比较短,制作较为方便,水粉画在宣传活动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我们一般看到的宣 传画基本上是用水粉绘制的。
【雕塑艺术】
9.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三度空间 (立体) 中创造出实体形象的艺术。
圆雕,又称“浑雕”,是指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四面观赏的立体雕塑。圆雕的特点是立于空间中的实体形象, 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体积感与厚重感,在塑造形象时还必须照顾到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
浮雕,又称“凸雕”,是指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根据表面凸起程度的不同,浮雕又分为高浮雕 (高低起 伏大,凸起程度深) 和浅浮雕 (高低起伏小,凸起程度浅) 。
透雕,又称“镂空雕”,是指在浮雕基础上,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景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雕刻。
【书法艺术】
10.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 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篆书,又有大篆、小篆的区分。广义的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又叫“秦篆”,秦统一天下后在全国推行, 小篆字形整齐,转角处多呈弧形。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横笔首尾方中带圆,转角处多呈方折。
草书,始于汉代,最早是由隶书演变而成的“章草”,后来又发展成为一般所指的草书,即“今草” 。唐代张旭、 怀素还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狂草”。
楷书,也叫正楷或正书,由隶书演变而来,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平直,风格古雅,整齐端庄。行书字形流畅飞动, 刚柔相济,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其中,侧重于楷法的行书叫“行楷” ,侧重于草法的行书叫“行草”。
行书,字形流畅飞动,刚柔相济,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其中,侧重于楷法的行书叫“行楷”,侧重于草法的行书叫“行 草”。
11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与设计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