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人教育

地区教育: 兰州| 嘉峪关|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更多>>
当前位置:甘肃成人教育网>自考频道>自考专业 > 正文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问答

时间:2022-08-28 15:12:01 编辑:储老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以下简称《专业清单》)已于2018年1月由教育部发布实施。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对《实施细则》和《专业清单》的使用以及专业调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落实《通知》要求,稳妥推进专业调整工作,现将有关问题列出并解释,以供参考。

1. 为什么要制定颁布《实施细则》和《专业清单》?

答:专业是自学考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专业建设是自学考试工作的龙头,对各环节工作具有统领作用。国务院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改革精神,于2015年5月和2016年2月分别取消自学考试本、专科专业审批权,并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2016年11月,教育部制定实施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纳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范畴,由全国考委具体负责制定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的有关办法。

制定《实施细则》和《专业清单》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取消专业审批后加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管理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全国考委本着稳中求进、内涵发展、保证质量、着力转型的原则,深化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改革,完善专业管理、服务、监督的基本办法和运行机制,以规范专业设置为着力点,实行与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相衔接的专业清单式管理,扩大各省级考委专业建设的自主性,进一步调动主考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自学考试与其他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更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2. 《实施细则》和《专业清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实施细则》明确了专业审批取消后各相关主体在自学考试专业设置中的职责,规定了专业开考、调整、停考、监督等各环节的要求和程序。全国考委集中于标准研制、规则制订和质量监管,对各省专业设置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服务与监督,对已登记专业毕业证书进行电子注册;省级考委集中于标准实施、政策执行、专业建设和考试管理,在《专业清单》范围内依据标准规范自主进行专业设置,制定专业考试计划,按程序进行登记。主考学校则集中于教育内容、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成果认定。

《专业清单》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的总目录,确定了省级考委和开考专业的范围,是实行专业目录管理的基本约束。全国考委对《专业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本次发布的《专业清单》是对自学考试现有专业的规范,目前共有专科层次专业101个,本科层次专业157个。全国考委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向社会发布《专业清单》及动态调整情况。

3. 今后全国考委是否制定全国统一的专业考试计划?

答: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由全国考委制定专业基本规范等标准,为各地设置专业提供制度保障,一般情况下不再制定统一的专业考试计划,仅保留在必要时制定专业计划的权限。省级考委按照专业规范要求,组织主考学校结合本地社会经发展实际,自主制订适合本地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考试计划。

4.专业开考、调整、停考为什么都要进行登记?

答:自学考试是面向社会的国家开放教育制度,需要有制度性的保障和支持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登记将按照现行专业规范对专业计划进行合标认定,赋予登记专业计划的权威性,为全国考委对各地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提供基础信息,为考生的学习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提供基本条件,是全国考委进行的毕业证书电子注册等服务的必要条件,也向社会提供进行监督的基本信息。未登记的专业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专业权威支持、质量脱离监管、没有权威认证服务、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等风险,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相关机构将被问责追究。

5.调整后专业中如何体现专业方向和自学考试专业特色?

答:自2018年起,自学考试专业登记须使用《专业清单》内的规范名称,专业名称中不得增添专业方向。在遵循专业规范的基准前提下,制定考试计划时进行部分课程的差异化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和主考学校的学科资源状况灵活设置具有该校特色的课程,体现本地本校的实际人才培养定位(相当于专业方向)。

6.《实施细则》中规定各省开考专业时所选主考学校必须“已开设全日制相同(或相近)专业”,如何界定“相近专业”?

答:专科层次中“相近专业”指同属于一个专业大类中同一专业类下所含的专业;本科层次中“相近专业”指同属于一个学科门类中同一专业类下所含的专业。

7.今后本科院校是否可以作为专科专业的主考学校?

答:可以。普通高等学校作为主考学校应已开设全日制相同或相近专业,所主考的自学考试专业层次不得高于该校开设的全日制相同或相近专业层次,本科层次应同时具备相应学科的学士学位授予权,且设有自学考试专门办事机构,配备相应专职人员,有保证实践性课程考核和实践性环节考核的必要条件和措施等。

8.现设专业调整的开始和截止时间?怎样理解“自2018年起”?

答:我省依据《实施细则》和《专业清单》,自2018年下半年启动现设专业调整工作,专业名称调整(第一阶段)完成时间不晚于2021年6月30日(旧专业停止办证时间),专业结构调整(第二阶段)应在新版专业规范公布后三年内完成。

9.如何理解《通知》中要求的“现行专业规范”?

答:专业规范是各地制订专业计划的基本依据。1996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管理办法》,其中对自学考试各种类型专业的基本框架做出了明确规定。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是自学考试正在执行和使用的专业规范。其后,全国考委制订了一系列专业计划,也批准各地实施了若干专业计划。上述规定、规范和计划都是经过全国考委专业委员会和有关专家论证的,是具有规范效力的专业标准,在新的自学考试专业规范颁布之前,均应作为现行专业规范继续执行。各地制定新的专业计划时,可以根据学科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以现有的相同或相近专业计划为基础,在总体标准框架内进行调整,进行专业登记并组织专业调整工作。

10.新专业《规范》出台前,是否仅调整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仍执行原有考试计划?

答:新专业规范公布前,专业调整工作目标是:完成现有自学考试专业名称及代码的变更,在专业总体要求标准不变的前提下,继续使用现行的相近相关专业计划进行专业登记。

11.本科专业类型是否还有专升本和高起本两类?若取消高升本专业,那原来的专业如何处理?

答: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要求,今后自学考试专业类型统一为专科和专升本两类,本科专业类型目前只有专升本一种,此次专业调整需要将自学考试的“本科”类型专业拆分为“专科+专升本”专业,“基础科段”专业改造为“专科”专业,“本科段”专业改造为“专升本”专业。

12.我省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宗旨,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为目的,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合理把握人才培养标准,为学习者提供切合实际需要的服务。切实维护考生的正当权益,充分保障考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扎实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专业调整情况,将调整内容和要求及时告知考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稳妥有序原则。为避免短时间内专业计划频繁调整,本轮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期间,在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公布前,现行专业计划暂不予调整。经主考学校研究确需调整的,按现行《专业规范》要求,在总体标准框架内按调整程序进行。待新的《专业规范》出台后,再根据我省社会经济需求,调整现行专业。

(3)科学规范原则。专业调整期内,原则上不开设新专业。对现行专业中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直接收尾,力争将全省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总数压缩至70个左右。

(4)分类调整原则。按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应用型专业和“专接本”专业不同类型分别调整。

(5)分步实施原则。以全国新的《专业规范》出台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对现行专业进行归类、登记、过渡;第二阶段主要按照新《专业规范》制定新的专业考试计划。

13.我省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1)自2018年起,严格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开展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通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考专业登记工作,同时着手升级软件系统以适应专业管理的新变化。

(2)2018年7月30日前,公布全部现设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调整和有关专业停考的通知。各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主考学校开展自考专业名称调整的相关宣传解释工作,做好正面引导。

(3)2021年6月30日前,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全部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调整。2021年6月30日之后《专业清单》外专业停止办理毕业证书。

(4)逐步实施新《专业规范》下专业考试计划的制定、发布等工作,实现新旧专业无缝对接,力争于2023年底完成专业调整工作。

14.我省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将如何调整?

答:根据《专业清单》要求,我省面向社会开考29个专业(专科专业8个、本科专业21个)(见表1)调整如下:

(1)调整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与《专业清单》保持一致;

(2)2018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为过渡期,在此期间,专业计划和考试课程不作调整,按现行计划安排考试。

(3)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所有考生均按照调整后的专业名称报名。

(4)考生均按照调整后专业名称申请毕业;

(5)2021年6月后,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新《专业规范》进行专业计划和考试课程的调整。计划调整后未毕业考生可将已合格课程按照相同、相近、“一顶一”的顶替办法,替代调整后的专业计划,课程全部合格后申请毕业。

表1 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调整表

序 号调整后专业代码调整后专业名称现开考专业代码现开考专业名称主考院校专业层次
1630302会计A020203会计兰州财经大学专科
2680503法律事务C030102法律兰州大学
3690206行政管理A030301行政管理兰州大学
4670103K小学教育A040103小学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5670121K心理健康教育A040109心理健康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6970201汉语言文学C050114汉语言文学兰州大学
76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A080701计算机及应用兰州大学
8620201护理A100701护理学兰州大学
9030101K法学C030106法律兰州大学本科
10030612TK公安管理学C030401公安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1340101教育管理B040107教育管理西北师范大学
12340102心理健康教育B040110心理健康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1340106学前教育B040102学前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1440107小学教育B040112小学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1550101汉语言文学B050105汉语言文学兰州大学
1650201英语C050201英语语言文学西北师范大学
1750301新闻学C050305新闻学兰州大学
1890101农学B090102农学甘肃农业大学
19101101护理学B100702护理学兰州大学
20120201K工商管理B020202工商企业管理兰州大学
21120203K会计学B020204会计兰州财经大学
22120402行政管理B030302行政管理学兰州大学
23120601物流管理B020229物流管理兰州交通大学
24120901K旅游管理B020210旅游管理西北师范大学
2520202税收学B020104财税兰州财经大学
26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兰州理工大学
27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702计算机及应用兰州大学
28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709计算机网络兰州大学
2981001土木工程B080806建筑工程兰州理工大学

15.我省面向社会停考专业将如何调整?

答:根据《专业清单》要求,我省面向社会停考的18个专业(专科专业12个、本科专业6个)(见表2)调整如下:

2018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为停考专业过渡期, 在此期间,原专业计划中的考试课程不再安排考试(公共政治课、正在开考的专业课程除外),考生可在其他开考专业中选择相同课程参加考试,若该课程确已不再安排考试,可在10门通用课程中选择考试,课程全部合格的考生按原专业名称申请毕业;过渡期满后,未毕业考生从2021年下半年起在开考专业中选择相应的专业,将已合格课程按照相同、相近、“一顶一”的顶替办法,转入相应专业,所有考试课程全部合格后,按照所选专业申请毕业。

表2 面向社会停考专业调整表

序 号调整后  专业代码调整后专业名称现开考专业代码现开考专业名称主考院校专业层次
1630302会计A020203会计兰州财经大学专科
2680503法律事务C030102法律兰州大学
3690206行政管理A030301行政管理兰州大学
4670103K小学教育A040103小学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5670121K心理健康教育A040109心理健康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6970201汉语言文学C050114汉语言文学兰州大学
76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A080701计算机及应用兰州大学
8620201护理A100701护理学兰州大学
9030101K法学C030106法律兰州大学本科
10030612TK公安管理学C030401公安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1340101教育管理B040107教育管理西北师范大学
12340102心理健康教育B040110心理健康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1340106学前教育B040102学前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1440107小学教育B040112小学教育西北师范大学
1550101汉语言文学B050105汉语言文学兰州大学
1650201英语C050201英语语言文学西北师范大学
1750301新闻学C050305新闻学兰州大学
1890101农学B090102农学甘肃农业大学
19101101护理学B100702护理学兰州大学
20120201K工商管理B020202工商企业管理兰州大学
21120203K会计学B020204会计兰州财经大学
22120402行政管理B030302行政管理学兰州大学
23120601物流管理B020229物流管理兰州交通大学
24120901K旅游管理B020210旅游管理西北师范大学
2520202税收学B020104财税兰州财经大学
26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兰州理工大学
27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702计算机及应用兰州大学
28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709计算机网络兰州大学
2981001土木工程B080806建筑工程兰州理工大学

16.我省应用型专业将如何调整?

答:根据《专业清单》要求,我省52个应用型专业(专科专业9个、本科专业43个)(见表3)调整如下:

(1)调整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与《专业清单》保持一致;

(2)2018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为过渡期,在此期间,专业计划和考试课程不作调整。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专科专业和经济法学、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建筑工程、环境保护与管理(应用化学方向)、护理学(社区方向)、现代农业管理等6个独立本科段专业考生按原专业名称申请毕业;过渡期满后,未毕业考生从2021年下半年起转入调整后开考专业。其他专业考生均按调整后专业名称申请毕业,原专业标有方向的,全部取消。

(3)2018年秋季招生,按照调整后专业名称注册新生。

(4)2021年6月后,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新《专业规范》进行专业计划和考试课程的调整。计划调整后未毕业考生可将已合格课程按照相同、相近、“一顶一”的顶替办法,替代调整后的专业计划,课程全部合格后申请毕业。

表3 应用型专业调整表

序 号调整后    专业代码调整后专业名称现开考专业代码现开考专业名称专业
层次
1690206行政管理A020112工商行政管理专科
2630302会计A020203会计(电算化方向)
3680503法律事务C030102法律(民商法方向)
4680109K公共安全管理C030403公安管理(侦查方向)
5670102K学前教育A040101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艺术教育方向)
6670215应用阿拉伯语A050212阿拉伯语
7950305藏语言文学C050120藏语言文学
8540301建筑工程技术A080801房屋建筑工程
9620201护理A100701护理学
10020301K金融学B020106金融
1120202税收学B020104财税(财政方向)本科
12030101K法学C030106法律(民商法方向)
B030107经济法学
1330302社会工作B030203社会工作与管理
1430503思想政治教育B040202思想政治教育
15030612TK公安管理学B030405侦查学
1640106学前教育B040102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
1740102科学教育B070402生物教育
1840105艺术教育B050408音乐教育
1950101汉语言文学B050105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
20350103蒙古语言文学C050106蒙古语言文学
21350105藏语言文学C050111藏语言文学
2250206阿拉伯语B050230阿拉伯语
2370504地理信息科学B082234地理信息系统
24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08030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580207车辆工程B081737机车车辆
2680208汽车服务工程B080610汽车运用工程
27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B08061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
28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702计算机及应用
29080802T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B080780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
3081001土木工程B080825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方向)
B080806建筑工程
3181101水利水电工程B08090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向)
32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B081203化学工程
3382504环境生态工程B020277环境保护与管理
环境保护与管理(应用化学方向)
3482701食品科学工程B081308食品科学与工程
3582802城乡规划B02027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690102园艺B090113现代园艺
3790103植物保护B090303植物保护与检疫
3890301动物科学B090407动物科学
39090403T动物医学B090406动物检疫与食品检验
4090501林学B090202林学
4190502园林B090115园林
4290701草业科学B090117草业科学
43100701药学B100805药学
44101101护理学B100702护理学
护理学(社区方向)
45120105工程造价B020221建筑经济管理
46120201K工商管理B020202工商企业管理
47120203K会计学B020204会计(注册方向)
48120206人力资源管理B020218人力资源管理
49120301农林经济管理B020114农业经济管理
B090615现代农业管理
50120402行政管理B030302行政管理学
51120901K旅游管理B020210旅游管理
52130508数字媒体艺术B050418数字媒体艺术

17.我省应用型停考专业将如何调整?

答:近年应用型专业停考专业65个(专科专业23个、本科专业42个)(见附件4),根据《专业清单》要求,对此类专业调整如下:

2018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为过渡期,在此期间,若社会长线也未开考相同或相近专业,原专业计划中的课程不再安排考试(公共政治课、正在开考的专业课程除外),考生可在其他开考专业中选择相同课程参加考试,若该课程确已不再安排,考生可在10门通用课程中选择考试。专业计划中课程全部合格的考生按原专业名称申请毕业;过渡期满后,未毕业考生从2021年下半年起在开考专业中选择相应的专业,将已合格课程按照相同、相近、“一顶一”的顶替办法,转入相应专业,所有考试课程全部合格后,按照所选专业申请毕业。

表4 应用型停考专业一览表

专    科本    科
1A030301行政管理(行政组织与机关事务管理方向)B020115经济学
2A020209旅游管理C030106法律
3A020313销售管理B040105教育技术
4A040101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双证书)B040112小学教育(中文与社会方向)
5A050102秘书B070202物理教育
6C050114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B070302化学教育
7C050207英语语言文学(文秘方向) 基础科段B070702地理教育
8C050207英语语言文学(旅游方向) 基础科段B050408美术教育
9A050436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B050105汉语言文学
10A050436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方向)B050305新闻学
11A080779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B050104秘书学
12A080701计算机及应用B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13A100701护理学(双证书)B050206英语教育
14A080301机械制造及自动化B050302广告学
15A08060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B050302广告学(广告设计方向)
16A080755动画B082234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方向)
17A081201化工工艺B081315应用生物技术
18A090104园艺B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
19A100803中药学B08060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A080504发电厂集控B080751信息安全
21A020207市场营销B080825土木工程
22C050115蒙古语言文学B08082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23A050409美术教育B080105石油工程
24//B090129种子科学与工程
25//B02022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26//B082231工程造价管理
27//B020314销售管理
28//B020204会计(电算方向)
29//B020230公共事业管理
30//B100902卫生事业管理
31//B020217土地资源管理
32//B020229物流管理
33//B020216电子商务
34//B080746动画
35//B020262电力市场营销
36//B050437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37//B050437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方向)
38//C070103数学(数学与信息科学方向)
39//B080812给水排水工程
40//B020208市场营销
41//B081102环境工程
42//C100802中药学

18.原有专业管理系统何时关闭?

答:登记平台上线后,《专业清单》专业登记可随时办理,全国考办对各省已登记专业提供毕业证书电子注册服务。原有专业管理系统仍继续使用,全国考办自2021年7月1日起停止原有专业管理系统中备案专业的电子注册。

19.目前课程库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省设课程是否必须在当前课程库中选择?

答:现有课程库继续使用,我省在专业调整期间进行专业登记时,原则上应使用当前课程库中课程。如实属需要,可申请开设新的省级课程,经全国考办配发课程代码后加入课程库。

20.新登记专业毕业证何时发放?旧专业毕业证何时停发?

答:在登记平台内完成登记的《专业清单》内专业,均可发放毕业证书并进行电子注册;旧专业证书发放时间不得晚于2021年6月30日。

21.如何解决过渡期相关专业的学位授予问题?

答:考生申请学位应满足所在主考学校相关专业学位申请条件和要求,具体政策由主考学校制定并颁布。

22.通用课程有哪些?

答:通用课程共有10门,分别为00488健康教育学、00054管理学原理、00182公共关系学、00152组织行为学、00058市场营销学、00107现代管理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144企业管理概论、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277行政管理学。

23、专业停考后未通过课程就可以用通用课程顶替吗?

答:不一定。专业停考后,原专业计划中的课程不再安排考试(公共政治课、正在开考的专业课程除外),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等公共课可在现开考专业中选择继续报考。有些专业课程如“数据库及其应用”这门课程,在停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专业虽不安排,但在计算机及其应用(专科)专业中开考,考生须跨专业报考,而不能选择通用课程顶替。只有满足停考专业和停考课程两个条件,考生才能选择通用课程。此外,若考生原报考专业虽然停考,但专业课程(公共课程除外)合格门数尚未过半者也不能参加通用课程顶替,只能通过转专业解决,考生可转入其他相近专业继续参加考试,已合格成绩按照一门顶一门的方式顶替新专业课程,符合毕业条件者,按转入专业办理毕业证书。

甘肃自考报考系统

自考报名入口

说明:甘肃省自学考试实行网上报考方式。

准考证打印入口

提醒:报考需本人操作,不得由他人代报。

热门院校专业

更多院校>>
school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国家双一流、985、211公办本科高校。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业余、函授)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本、专科学历教育,开设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4个本专科学历教育专业;现有在册学生10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近20万人。

school

陇东学院

陇东学院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隶属于甘肃省综合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陇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结构的成人学历教育办学体系。办学形式有函授、业余两大类,办学层次有高升专、高升本和专升本三大类;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达31个,在籍学生有四千多人。

school

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隶属于甘肃省综合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河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办于1978年,学历继续教育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主,有专升本、高起专两种办学层次,现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有19个,其中专升本专业有17个,高起专专业有2个。学院在读学员达四千多人,已培养合格毕业生超万名。

school

甘肃医学院

甘肃医学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隶属于甘肃省医药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设有高起专和专升本两个层次,专升本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6个专业,高起专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针灸推拿6个专业,在籍学生达1万余人次。

school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理工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学校成人学历教育有成人高等教育(成考)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考)两种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有函授、业余学习形式,开设了30余个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学校现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达1万余人。

school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理工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成人函授教育为主,自学考试为辅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现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达15个,在籍学生达1.4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近10万余人。

school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农林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目前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设招生专业达14个,其中专升本专业10个,高起专专业4个。现在读学生人数超万人,并已向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达6万余人,对甘肃省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school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师范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全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目前,学院在25个专业本专科招收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学员,各类在校学生达30000余人。

school

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隶属于甘肃省师范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办学理念为“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重、以服务为先”,依托于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全力开展以函授为主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有函授本科专业18个、函授专科专业2个,招生教学覆盖多个地区。

school

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财经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成人高等教育函授(业余)、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专接本”等多种形式并存,专科、专升本层次学历教育和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新格局。现有开设招生专业达13个,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2万余人。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