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65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B 3.B 4.C 5.A
6.B 7.B 8.B 9.C 10.D
11.B 12.C 13.C 14.C 15.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BD 17.ABC 18.ABCD 19.ABD 20.A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1.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 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22.追踪调查
23.本我
24.认知过程
25.强化不相容反应
26.60
27.抉择
28.个案法
29.《关于歇斯底里研究》
30.潜意识 潜意识
31.不合理
32.正常需要 现实状况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34.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35.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36.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7.(1)目光 (2)面部表情 (3)身体语言 (4)声音特征
(5)空间距离 (6)沉默
38.(1)固执的表现主要是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不承认错误,一条道走到黑,易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
(2)克服固执的方法主要有:认识固执的本质,欢迎不同意见,学会角色互换,找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
39.(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提高。
(2)心理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侧重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包括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心等。
(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0.(1)整体性原则:
心理辅导旨在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心理辅导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一致。
(2)主体性原则:
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的主体。
(3)活动性原则:
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辅助活动在对象上包括全体在校学生,在方法上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问题。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辅导的目标既包括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又包括预防心理疾患和行为偏差。
41.(1)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
学习身心放松状态、对抗原有的焦虑或紧张情绪,逐步消除神经症式的反应。
(2)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2分)
和异性交往时过分紧张,不敢说话、不敢目光接触,甚至面红耳赤、出汗、发抖等。
(3)根据系统脱敏法操作要点设计方案:
①建立异性紧张的等级层次表。
②进行放松训练。
③进入系统脱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