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作品中,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是( )。
A.《青春之歌》 B.《“锻炼锻炼”》
C.《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D.《陶渊明写挽歌》
2.小说《红旗谱》中,被认为是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艺术典型的人物是( )。
A.朱老巩 B.朱老明 C.严志和 D.朱老忠
3.下列作品中,揭示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的是( )。
A.《棋王》 B.《百合花》 C.《春天》 D.《将军族》
4.基层领导干部老田这一艺术形象出自作品( )。
A.《在山区收购站》 B.《陈奂生上城》
C.《我的第一个上级》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5.小说《游园惊梦》中的钱夫人蓝田玉出身于( )。
A.越剧优伶 B.京剧优伶 C.昆曲优伶 D.汉剧优伶
6.小说《陈奂生上城》的结尾,我们看到( )。
A.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 B.陈奂生的身份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变化
C.陈奂生的身份下降了 D.陈奂生离婚了
7.小说《鲁鲁》的叙述视角是( )。
A.鲁鲁的视角 B.父亲的视角
C.母亲的视角 D.孩子的视角
8.被认为是新时期一篇优秀悼亡之作的散文作品是( )。
A.《下放记别》 B.《黄鹂——病期琐事》
C.《髻》 D.《怀念萧珊》
9.《法门寺》是一篇( )。
A.叙事散文 B.游记散文 C.抒情散文 D.文化随笔
10.《棋王》中的“我”,是( )。
A.父母双亡的孤儿 B.棋艺精湛的知青
C.王一生的旧友 D.农场师傅
11.邢老汉的狗是( )。
A.逃荒女人带来的 B.别人送的 C.路上捡的 D.进城买的
12.《茶馆》中,“吃洋饭”的“怪人”是( )。
A.常四爷 B.马五爷 C.刘麻子 D.唐铁嘴
13.《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作者是( )。
A.舒婷 B.韩东 C.海子 D.梁小斌
14.《茶花赋》中普通劳动者形象是( )。
A.老向导 B.老泰山 C.普之仁 D.高立山
15.“夫妇雨中出行图”这幕情景出现在( )。
A.《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 B.《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中
C.《我的第一个上级》中 D.《在山区收购站》中
16.从文体看,穆旦的《冬》是( )。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散文诗
17.《哦,香雪》中,那个男乘务员被姑娘们叫作( )。
A.“北京人” B.“北京话” C.“北方佬” D.“北方话”
18.《草木篇》题记所引“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出自( )。
A.李白诗 B.杜甫诗 C.白居易诗 D.李煜诗
19.“三角脸”这一人物出自( )。
A.《将军族》 B.《“锻炼锻炼”》 C.《受戒》 D.《春天》
20.“他们的缺点散布在咱们工作的成绩里边,就像灰尘散布在美好的空气中,你嗅得出来,但抓不住,…”赵慧文的这段描述,针对的是( )。
A.机会主义者 B.市侩主义者 C.教条主义者 D.官僚主义者
21.《百合花》故事发生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对越自卫反击战
22.“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这句诗出自( )。
A.《双桅船》 B.《岁月》 C.《山民》 D.《春天,遂想起》
23.《慕尼黑》一诗将整个城市比喻为一个( )。
A.花店主妇 B.咖啡店主妇 C.酒店主妇 D.啤酒店主妇
24.“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一诗句出自( )。
A.《我》 B.《有赠》 C.《春天,遂想起》 D.《双桅船》
25.戏剧《茶馆》一共有( )。
A.三幕 B.五幕 C.六幕 D.八幕
26.小说《青春之歌》中余永泽信奉的是( )。
A.胡适的思想 B.周作人的思想
C.陈独秀的思想 D.鲁迅的思想
27.下列作品中,最具有以诗歌的方式写小说的特征的是( )。
A.《青春之歌》 B.《陶渊明写挽歌》
C.《春天》 D.《受戒》
28.《哎,大森林》的副标题是( )。
A.“牛棚”诗抄第N篇 B.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
C.纪念鲁迅有感 D.“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29.《与李贺共饮》表现的是一种( )。
A.狂放傲岸的文化人格 B.平和冲淡的文化人格
C.锐意进取的文化人格 D.中庸调和的文化人格
30.《陈毅市长》第三场“误会”中,陈毅被称呼为( )。
A.王老板 B.顾老板 C.傅老板 D.沈老板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作品中,属于台湾作家的有( )。
A.《游园惊梦》 B.《春天,遂想起》 C.《与李贺共饮》
D.《将军族》 E.《髻》
2.下列作品中,时代背景为“文革”时期的有( )。
A.《下放记别》 B.《鲁鲁》 C.《怀念萧珊》
D.《受戒》 E.《重读〈圣经〉》
3.有关《关汉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老舍为纪念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
B.是11场话剧
C.以关汉卿杰作《窦娥冤》的创作演出为中心情节
D.朱廉秀是饰演窦娥的女艺人
E.王和卿是戏曲界的一个败类
4.《和尚之喻》中提及的有关和尚的民谚有( )。
A.粥少僧多 B.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C.三个和尚没水吃
D.不看僧面看佛面 E.当着和尚骂贼秃
5.《在山区收购站》中写到的故事有( )。
A.夫妻话别 B.收购山葡萄 C.反割头税
D.鉴定山参 E.打狗围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析小说《哦,香雪》在构思上的特点。
2.简析《陈毅市长》中陈毅市长的性格特点。
3.简析《山民》结尾处“他”的“遗憾”所具有的“反讽”意味。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析林震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作用。
2.试析《秦腔》的艺术特点。
五、阅读分析题(22分)
阅读《我想你们》,就其思想艺术方面的特点写一篇小评论,要求:
1.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语言规范,书写准确。
2.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我想你们
董玉洁
下了晚自习,我躺在寝室里读小说:
一名俄罗斯少年只身骑匹枣红矮马冒雨夜行三十俄里回家,仅仅为了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父母幸福得快晕过去了。
我怦然心动:何不也把我爹妈狠狠地幸福上一顿呢?
我从床上跳起来推上自行车就往四十多里外的家里奔。
风呼啦啦地拨打着树枝。不一会儿,开始下雨了。股股雨水顺着脸颊淌到下巴尖儿上,汇成一挂小水链儿往地上牵。
我往家里奔,心想回到家里啥也不说,就一句:“我想你们!”可不能说“我爱你们”,那不符合国情,太难以出口了,爹妈也不习惯。
当他们明白我是如此地惦记他们时,爹妈会激动得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呢?
在雨中跋涉了三个多小时,终于站在了家门口,雨水掺和着汗水的我早已浑身透湿。
敲门时,我的手有些抖。
爹妈警惕地问:“谁?谁?”
“我!”
“出事啦!”妈嗓子眼儿发颤,“栓子,出啥事啦?”
从门缝里我瞅见二老连外套都顾不上披便起身。妈举着铁盒掰成的油灯,爹手忙脚乱地拔门闩。
“出事啦?出啥事啦?”妈连声急问,满脸满眼的惊恐。
“没,没啥事,回来、我……想……看看你们。”想好的话临时出口又变了。
妈摸了摸我的额头,又抹了把我脸上的水:“没啥事?看我们?没啥事这么大雨深更半夜你大老远赶回来?骑个车子?我们有啥好看的?到底出啥事啦?”爹妈都不会骑车,总担心两个轮子站不住。
爹从门后摸过一条干毛巾递给妈,妈将毛巾递给我。爹蹙着眉,不言语,使劲地瞅我的眼睛,想瞅出个名堂来。
妈忙给我找干衣服,接着又给我煎了几个荷包蛋。
瞅着我吃鸡蛋,妈凑过来压低了声问:“是不是又在学校里惹祸啦?有啥事跟妈说,妈不跟你爹说,妈晓得你爹脾气不好,妈不跟他说。”
“妈,真的啥事也没。”我咬着鸡蛋,嘴里涨满了暖暖的蛋黄。
收拾完了,我在床上躺下。迷迷糊糊刚要入梦,妈推开了房门:“栓子,到底出啥事啦?你照直里说,你爹说他不骂你!”
“妈,没事,真的啥事也没有,回来就想看看你们。”
妈退出去,掩上门。两老又嘀咕了好一阵。
第二天清晨,雨仍下得很大。我打定主意,起床第一句话就对他们说:“我在城里想你们!”
可起了床,没见着爹。问妈,妈说:“你爹夜里就走了,去你们学校看到底出了哈事。
你这孩子,有事也不说!”
此时,我已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