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 月 亦 休 牧 B. 虎 取 梅 步 C. 止 甘 逐 穎 D. 牛 末 甦 歪
2. 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且具有相同形符的一组是
A. 徒 復 徐 行 B. 蝕 餓 飽 飼
C. 和 稻 秋 利 D. 胡 肖 胸 膺
3. 下列字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哀,从口从衣。 B. 衷,从衣中声。
C. 悶,从心門声。 D. 閨,从門,圭声。
4. 下列各项中,各组字都是异体字关系的一项是
A. 凄—棲 昆 — 昆 岳—嶽 B. 游—遊 杯—盔 褲一袴
C. 村一邮 遍一偏 烟一煙 D. 雕 一 凋 睹—觀 痴—癡
5. “齊高固入晋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一句中, “禽”表示“擒”的意思,“禽”是“擒”的 【 】
A. 古字 B. 今字 C. 异体字 D. 简化字
6.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是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矯命以責賜諸民。
B.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C.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
D. 俯喝白粒,仰棲茂樹。
7. 上古有一些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已经不叠韵了,如“倉庚”、“契闊”。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 【 】
A. 现代的叠韵与古代的叠韵不是一个概念。
B. 到了现代,联绵词已经演变为合成词了。
C. 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古韵和今韵是不同的。
D. 上古的叠韵联绵词到了现代已经演变为双声词。
8. 下列句中,“時”用本义的一句是
A.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輿!B.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C. 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D. 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
9.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一项是 【 】
A. 幣,原义为“用以馈赠的帛”,引申为“货币”。
B. 墳,原义为“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引申为“掩埋尸体的土堆”。
C. 色,原义为“脸色”,引申为“色彩”。
D. 網,原义为“网上的总绳”,引申为“国家的法纪”。
10.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
A. 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
B. 適百里者宿春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C.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
D.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参國之一。
11. 《祭十二郎文》“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省”的正确解释是 【 】
A. 明白 B. 反省 C. 节省 D. 看望
12. 《始得西山宴游記》 一文中“其陳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施施”应解释为 【 】
A. 不受拘束的样子 B. 慢步缓行的样子
C. 安然自若的样子 D. 疲乏无力的样子
13. 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
A.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B.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C.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D. 開静少言,不慕榮利。
14. 下列句中,含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
A.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C. 爾三人當父事丞相。
D. 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
15. 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 】
A. 父母聞之,清宫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B. 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
C. 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
D. 項王軍壁垓下。
16. 下列句中,属于被动句且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
A. 顧自以為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
B. 單為臨淄市掾,不見知。
C. 行莫醜於辱先。
D.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17. 下列句中,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 】
A. 後世必為子孫憂。B. 汝之書六月十七日也。
C. 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D. 是吾憂也。
18. 下列句中,“甚”作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 】 A. 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B. 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夫人。”
C. 甚雨及之,楚師多凍。
D. 聞漢天子甚怨衛律。
19.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用于主谓之间,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名词性词组充当 时间状语的一句是 【 】
A.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B.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C. 大道之行也,天下焉公。D. 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20. 下列各组古代专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大宛 (DàWǎn)陽 夏 (Yángjiǎ)
B. 番 禺 (Fānyú)傅説 (Fùyuè)
C. 鉛山 (Yánshān)鄜食其 (Lìyìjī)
D. 吐谷渾 (TūYùhún)莫邪 (Mòxié)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各组简繁字,古书中不能通用的有
A. 裏 里 B. 餘——余
C. 禮 — - 禮 D. 雲 云
E. 術——术
22. 下列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有
A.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中的“講”是“研究、讨论”的意思。
B.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中的“憤”是“愤怒”的意思。
C.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中的“危”是“危险”的意思。
D.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時”是“伺、探察”的意思。
E. “好从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中的“亟”是“疾”的意思。
23. 下列各句,“其”作语气词的句子有
A.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B.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C. 安陵君其許寡人!
D. 《詩》曰:“孝子不匮,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E. 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24. 下列各句,含有用代词复指将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 趙舉而秦强,何敝之承!B. 何興之暴也!
C. 今者出,未辭也,焉之奈何?D. 無乃爾是過輿?
E. 儒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25. 下列工具书中,专门解释文言虚词的有
A. 《词诠》 B. 《辞源》
C. 《辞海》 D. 《康熙字典》
E. 《经传释词》
三、 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26.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伐:
27. 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壊之紀。 稽:
28. 踏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夀無疆。 稱:
29.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開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夭閑:
30. 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臨: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3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焉政?” 奚:
32. 漢王輿義帝發喪。 輿:
33. 夀星仍出,淵耀光明。 仍:
34. 包胥曰:“善則善矣,未可以戰也。”則:
35. 始吾舆公焉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36. 汉字形声字意符和声符的位置,除了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等常见的类型 外,还有一些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的特殊情况。以下列形声字为例,概括出声符和 意符的特殊位置。(6分)
雖 旌 哉 裏 務 辩
37.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并说明这些词语的意义与今义有什么不同。 (7分)
(1)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舆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3)然謀臣舆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4)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
(5)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6)子焉父死亡所恨。
(7)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8. 把以下句子中连词“而”“以”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纳在一起(写出序号),并分別 说明“而”“以”相同的语法作用。(4分)
(1)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2)子温而属,威而不猛,恭而安。
(3)長軀到齊,晨而求見。
(4)夫夷以近,則游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39. 在下列括号内按照原文补写出所缺的语句(答题用繁简字均可)。(3分)
公曰:"姜氏欲之, ( )?"對曰: "姜氏
)!不如早焉之所,( )。蔓,
難圆也。( ) , 况 (
乎?”公曰:“( ),子姑待之!”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段文章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 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焉川者決之使導, 為民者宣之使言。故 天子聽政, 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叟賦,矇誦,百工諫,庶人 傳語, 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 悖。”
40.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41. 為民者宣之使言。
42. 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43. 近臣盡規,親戚補察。
44. 是以事行而不悖。
六、古文标点题(10分)
45. 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俄而輿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主曰子之教我 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 於馬而後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道争遠非 先 則 後 也 而 先 後 心 在 於 臣 上 何 以 調 於 馬 此 君 之 所 以 後 也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孫叔敖為楚令尹, 一國吏民皆来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後來吊。孫叔敖正衣冠 而出見之。謂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盡来賀,子獨後來吊, 豈有説乎?”父曰:“有説。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恶之;禄 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願聞餘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副词,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副词。(8分)
46. 楚王不知臣不肖
47. 人盡來賀
48. 子獨後來吊
49. 官益大而心益小
(二)50. 翻译“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後来吊,孫叔敖正衣冠而出見之”这两句话, 并说明其中“衣”、“冠”的用法。(6分)
(三)51. 根据文中老父的说法,请用现代汉语阐述“身貴”、“位高”、“禄厚”之后, 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