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香雪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A.愚昧无知 B.质朴纯真
C.胆小怕事 D.执著追求
2.《断魂枪》的中心旨意是
A.赞扬武林英豪 B.批判传统文化
C.呼唤精神觉醒 D.展现社会理想
3.整体看来,《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4.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宗旨是
A.“研究高深学问冶 B.“弭谤莫如自修冶
C.“干禄之终南捷径冶 D.“易不正当之娱乐冶
5.鲁迅的《秋夜》是一篇
A.记事散文 B.记人散文 C.格律诗 D.散文诗
6.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
A.七言律诗 B.汉乐府 C.乐府旧题 D.新乐府
7.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表现方法是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
8.《马伶传》的第一次技艺较量描写中,为了突出马伶的技不如人,作者写道:“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冶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铺垫 C.侧写 D.象征
9.《香市》的主旨是
A.赞美大革命失败前香市的热闹情景
B.暴露大革命失败后香市的冷落境况
C.反映农村经济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D.表达作者对往昔的留恋和对现实的失望
10.《爱尔克的灯光》中充满象征意味的事物是
A.故居 B.财富 C.灯光 D.菜花
11.傅雷的个性特点是
A.孤傲 B.深沉 C.狂放 D.刚直
12.《哭小弟》中,“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爷冶,这种人物描写方式是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13.《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
A.描写细腻 B.抒情委婉 C.思辨色彩 D.幽默风趣
1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
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
15.《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悠然见南山 B.飞鸟相与还
C.心远地自偏 D.欲辨已忘言
16.杜牧《早雁》的中心主旨是
A.忠君爱国 B.关心民瘼 C.报国无门 D.思乡念人
17.亚里士多德认为妇女的牙齿数目比男人少,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源是
A.主观臆断 B.自我中心主义 C.狂妄自大 D.人类中心主义
18.柳永《八声甘州》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A.抒写羁旅行役之苦 B.抒写国破家亡之痛
C.抒写报国无门之愤 D.抒写两地相思之哀
19.《鹧鸪天》中,体现感情超越生死的词句是
A.同来何事不同归 B.头白鸳鸯失伴飞
C.旧栖新垅两依依 D.谁复挑灯夜补衣
20.《一句话》中“晴天霹雳冶的隐喻意义是
A.广大民众 B.革命情绪 C.革命运动 D.革命声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律诗四联八句,其四联的称呼分别是
A.首联 B.颔联 C.对联
D.颈联 E.尾联
22.《虞美人》中,蕴含物是人非感情的事物是
A.春花秋月 B.东风 C.小楼
D.春水 E.雕栏玉砌
23.下列诗作,节奏、韵律最具音乐美的有
A.《一句话》 B.《再别康桥》 C.《雨巷》
D.《我愿是一条急流》 E.《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历史中国负重缓行的意象是
A.“破旧的老水车冶 B.“熏黑的矿灯冶 C.“干瘪的稻穗冶
D.“失修的路基冶 E.“淤滩上的驳船冶
25.《宝黛吵架》中的人物是
A.宝玉 B.黛玉 C.袭人
D.紫鹃 E.贾母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颁:
27.六宫粉黛无颜色
粉黛:
28.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失矣。
稽:
29.不落入下乘。
下乘:
30.此愿有何难遂?
遂:
31.日出东南隅。
隅:
32.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
33.以二子肖母也。
肖: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文字: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A.这里表现出湘君怎样的心情?
B.前两句与后两句的情景交融方式有何不同?
C.为什么说“麋何冶、“蛟何冶两句是因情造景?有何表现效果?
35.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A.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
B.这两种景象的展现暗示出怎样的哲学道理?
C.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说理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6.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持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A.这里描绘了哪几种事物?
B.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
37.阅读《苦恼》的一段文字: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A.从“大家都要死的冶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心态?
B.姚纳挨了脖儿拐,作者为什么说“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冶?
C.车夫姚纳挨了打,为什么还“嘻嘻冶地笑着“求上帝保佑冶打他的人?
五、作文:本大题30分。
38.以《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