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
A.薛居正B.欧阳修C.范仲淹D.王安石
2.蔡元培提出“砥砺德行冶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
A.求学是为升官发财B.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C.不敬师友D.读书只为混取文凭
3.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冶四种品质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陶行知C.亚里士多德D.罗素
4.“功亏一篑冶这一成语来自
A.《秋水》B.《垓下之围》C.《冯谖客孟尝君》D.《论语·子罕》
5.《冯谖客孟尝君》中作者用来塑造冯谖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前后照应B.先抑后扬C.前后对比D.层层铺垫
6.下面哪首诗是叙事诗
A.《诗经·蒹葭》B.《陌上桑》C.《饮酒》D.《湘夫人》
7.“太史公曰冶中的“太史公冶是指
A.《史记》作者司马迁的自称B.《史记》中点评者的自称
C.《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的自称D.《资治通鉴》中点评者的自称
8.提出“陈言之务去冶这一主张的文学家是
A.苏轼B.柳宗元C.黄庭坚D.韩愈
9.因“乌台诗案冶被贬谪的文学家是
A.柳宗元B.苏轼C.黄庭坚D.归有光
10.《前赤壁赋》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
A.主客问答B.骈散结合C.铺陈排比D.用韵和谐
11.下列历史事件中,具有民族融合性质的是
A.孟子劝梁惠王施行王道B.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项羽乌江拔剑自刎
12.《先妣事略》一文主要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
13.议论文中的演绎论证方法是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将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
D.将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
14.《我与地坛》中,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
A.对比B.象征C.铺垫D.烘托
15.《秋夜》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16.茅盾曾经参与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体是
A.创造社B.文学研究会C.新月派D.湖畔诗社
17.《香市》整体构思的主要特点
A.以小见大B.对比反衬C.场面描写D.象征寓意
18.《激流三部曲》的作者是
A.茅盾B.鲁迅C.巴金D.傅雷
19.《梅雨之夕》的作者是
A.茅盾B.鲁迅C.巴金D.施蛰存
20.《苦恼》的主旨是
A.反映专制统治之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B.揭示专制统治之下上层人物缺乏同情心
C.反映专制统治之下贫富悬殊与阶级对立
D.揭示专制统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垓下之围》中的场面描写有
A.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B.东城快战连斩数将
C.反复弹剑而歌以求知己
D.愧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E.反复呼告“天之亡我冶
22.《我的世界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
A.教育思想
D.宗教感情
B.人生观念
E.爱情观
C.政治思想
23.下列词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有
A.柳永B.苏轼C.辛弃疾
D.李煜E.李清照
24.哪些史书中曾记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冶的事件
A.《战国策》B.《史记》C.《论语》
D.《孟子》E.《资治通鉴》
25.下列作品中,抒发了怀念母亲之情的有
A.《我与地坛》B.《爱尔克的灯光》C.《先妣事略》
D.《秋夜》E.《雨巷》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秋水》)
礨空:
27.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冶(《垓下之围》)
长者:
28.屡道于两府间(《张中丞传后叙》)
道:
29.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前赤壁赋》)
愀然:
30.虽驱世以笑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驱世:
31.期而生有光(《先妣事略》)
期:
32.追惟一二,仿佛如昨(《先妣事略》)
惟:
33.山复整妆,湖复頮面(《西湖七月半》)
頮面:
34.想佳人、妆楼顒望(《八声甘州》)
顒望:
35.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但坐: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践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的。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A.“长宜子孙冶的本意是什么?
B.作者为何“恨不能削去冶它?
C.“爱尔克的灯光冶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冶?
37.阅读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回答问题: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A.“长门事冶用的是什么典故?作者用这个典故暗示什么?
B.“蛾眉冶借指什么?
C.分析“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冶的内在意蕴。
38.阅读汉乐府《陌上桑》片段,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罗敷之美的?
B.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C.“观者冶的状态体现出怎样的民间风情?
3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
B.“在水一方冶具有怎样的普遍象征意义?
C.王国维称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冶,为什么?
40.阅读《雨巷》中的一节,回答问题: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A.“丁香姑娘冶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B.本节诗的情感主调是什么?
C.试分析本诗的意境美。
五、作文题:本大题30分。
41.以《乡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