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2554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D 3.C 4.D 5.B
6.C 7.B 8.A 9.C 10.D
11.A 12.C 13.D 14.D 15.B
16.B 17.A 18.A 1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E 3.ABCE 4.AC 5.AB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3.是指种子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种用标准的程度。
4.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即要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使得到永续开发经营的农业。
5.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包括出租、交换和赠与。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①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②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③蔬菜生产基地;
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⑤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它耕地。
2.①森林资源不仅提供人们需求的木材和森林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②森林资源极其有限,森林营造的周期长,因此森林资源特别珍贵;
③要达到森林“永续利用”的目标,必须坚持植树造林制度、护林防火制度、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森林资源合理采伐制度;
④要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对森林资源实行经济性保护措施,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农林牧结合。
3.①增加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②鼓励多渠道兴办农业科技、教育事业;
③农业科研的统筹规划。坚持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同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同成果推广相结合。
4.①实行市场调节是适应市场消费的客观要求;
②实行市场调节是理顺农产品价格的需要;
③实行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粮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5.①具有与经营种子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民独立承担及民事责任的能力;
②具有能够正确识别所经营的种子、检验种子质量、掌握种子贮藏、保管技术;
③具有与经营种子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及加工、包装、贮藏保管设施和检验种子质量的仪器设备;
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①培育主导产业。培育的原则是:立足当地资源,突出本地特色,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使原优势产业优势更大;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②选准龙头行业。只要对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有一定基础,具备资金规模条件和一定的幅射带动能力的企业,都可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③坚持市场导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主导产业和产业项目的选择培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保证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产品是市场需求状况较好的产品;第二是指目标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品种随市场价格的变动而调整;
④完善利益机制。在实践中应注意利用市场机制和分配功能促使利益在各主体之间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分配,同时应注意到,在完全的市场分配中,分散的农户可能居于不利地位,因此要适当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利益;
⑤加强法制保护。
2.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旧的土地无偿使用政策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表现为:一是土地资源配置效益差,利用效率低下;二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三是导致了企业间的不平等竞争;四是难于适应新的经济体制。
②为了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国家依法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土地有偿使用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
土地有偿使用是加快城市建设的需要;
土地有偿使用是贯彻对外开放方针的需要;
土地有偿使用是贯彻“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