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题
课程代码:0663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昆虫的感觉中心在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外壳
2.植株矮小、叶片蓝绿且略带紫色,很可能是由于土壤
A.缺氮 B.缺磷
C.缺钾 D.缺镁
3.下列关于鳞翅目昆虫的说法错踿 误踿 的是
A.包括蝶、蛾类 B.属完全变态
C.成虫危害极大 D.幼虫口器咀嚼式
4.下列常用作植物杀菌剂的是
A.乐果 B.敌敌畏
C.代森锰锌 D.溴甲烷
5.土表覆盖薄膜防治害虫属于
A.生物防治 B.化学防治
C.物理机械防治 D.园林技术防治
6.诱杀害虫的黑光灯使用的波长为
A.210nm B.254nm
C.280nm D.365nm
7.与昆虫特点不踿 符踿 的是
A.种类多 B.繁殖快
C.数量大 D.分布窄
8.下列对枝干害虫的特点叙述错踿 误踿 的是
A.天敌较少且寄生率低 B.成虫和幼虫生活都较隐蔽
C.虫害的大发生率较高 D.常蛀食木质部,降低木材的经济价值
9.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是
A.8~15℃ B.22~30℃
C.35~45℃ D.45~60℃
10.猝倒病类的病原主要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线虫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利用化学药剂和微生物农药防治害虫时,要治早、治小,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12.根部病害是园林植物病害中种类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病害。
13.病毒病通常出现花叶、黄化、矮缩、坏死、畸形等特殊症状,无病征。
14.鞘翅目昆虫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植食性害虫。
15.草甘膦和百草枯属于灭生性除草剂,在苗圃中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施用到幼苗上。
16.幼虫进入2龄后,取食量猛增,进入暴食期,并造成对植物的严重危害。
17.病原微生物防治法对人畜安全,但选择性低,会杀伤害虫天敌。
18.昆虫的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如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食物不足等。
19.积年流行病害往往在一个生长季内就可由轻到重达到流行程度,多为气传和风雨传播的病害。
20.交替使用农药会引起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因此提倡长期单一使用高效农药。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1.根部害虫危害最大的是地老虎、蛴螬、 和 。
22.各种花木煤污病的典型特征是有 ,露天栽培的山茶一年中煤污病的发生有 次高峰。
23.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有 、 、直接侵入等。
24.有机合成农药的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 、 等。
25.害虫抗药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作用和 作用两个方面。
26.昆虫常见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 和 。
27.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条,表现为 和 两种类型。
28.病害侵染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接触期、侵入期、 和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9.药害
30.再侵染
31.触杀剂
32.年生活史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3.简述植物病害的诊断步骤。
34.简述蝗虫类害虫的防治措施。
35.化学防治病虫害的优点是什么?
36.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