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成人教育

地区教育: 兰州| 嘉峪关|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更多>>
当前位置:甘肃成人教育网>自考频道>自考真题 > 历史类 > 正文

2002年10月甘肃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真题试卷

时间:2022-10-21 17:47:37 编辑:储老师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

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

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

A.西周 B.东周

C.汉朝 D.明朝

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两宋

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高车部

C.鲁班 D.伏羲

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唐朝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孔子

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

A.24个 B.20个

C.16个 D.12个

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

A.章炳麟 B.吴稚晖

C.鲁迅 D.钱玄同

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赖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

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宗法制 B.监察制度

C.科举制度 D.法律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现在( )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

C.运河的开凿 D.沙漠的治理

17.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

A.丞相 B.太尉

C.尚书 D.御史大夫

18.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 )

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

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

C.南方的开发与新的经济文化区的出现

D.三教鼎立互相激荡

19.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著作有( )

A.《针炙甲乙经》 B.《千金要方》

C.《千金翼方》 D.《伤寒杂病论》

2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

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

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

21.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有(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唯一性

2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

A.仁爱孝梯 B.谦和礼让

C.重义轻利 D.真诚有信

23.下列哪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

A.北方话 B.南方话

C.客家话 D.吴语

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

A.识字教学 B.写字教学

C.句子训练 D.作文训练

25.下列选项中,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 )

A.对联 B.字谜

C.预言 D.姓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广义文化

27.新石器时代

28.摊丁入亩

29.宗法制

30.语言崇拜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共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31.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

32.夏是我国第一个皇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 )

33.科举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

34.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

35.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圆圈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表观形态。(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7.简述清朝时期文学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8.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四种模式。

39.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40.简述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42.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甘肃自考报考系统

自考报名入口

说明:甘肃省自学考试实行网上报考方式。

准考证打印入口

提醒:报考需本人操作,不得由他人代报。

热门院校专业

更多院校>>
school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国家双一流、985、211公办本科高校。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业余、函授)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本、专科学历教育,开设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4个本专科学历教育专业;现有在册学生10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近20万人。

school

陇东学院

陇东学院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隶属于甘肃省综合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陇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结构的成人学历教育办学体系。办学形式有函授、业余两大类,办学层次有高升专、高升本和专升本三大类;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达31个,在籍学生有四千多人。

school

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隶属于甘肃省综合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河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办于1978年,学历继续教育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主,有专升本、高起专两种办学层次,现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有19个,其中专升本专业有17个,高起专专业有2个。学院在读学员达四千多人,已培养合格毕业生超万名。

school

甘肃医学院

甘肃医学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隶属于甘肃省医药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设有高起专和专升本两个层次,专升本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6个专业,高起专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针灸推拿6个专业,在籍学生达1万余人次。

school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理工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学校成人学历教育有成人高等教育(成考)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考)两种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有函授、业余学习形式,开设了30余个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学校现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达1万余人。

school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理工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成人函授教育为主,自学考试为辅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现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达15个,在籍学生达1.4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近10万余人。

school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农林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目前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设招生专业达14个,其中专升本专业10个,高起专专业4个。现在读学生人数超万人,并已向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达6万余人,对甘肃省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school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师范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全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目前,学院在25个专业本专科招收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学员,各类在校学生达30000余人。

school

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隶属于甘肃省师范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办学理念为“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重、以服务为先”,依托于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全力开展以函授为主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有函授本科专业18个、函授专科专业2个,招生教学覆盖多个地区。

school

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财经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成人高等教育函授(业余)、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专接本”等多种形式并存,专科、专升本层次学历教育和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新格局。现有开设招生专业达13个,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2万余人。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