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网络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474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没有特殊说明的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选出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OSI参考模型中,下面哪一层的数据传输单位为帧?(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下面哪两种设备之间相连使用直通双绞线?( )
A.交换机与交换机 B.交换机与路由器
C.交换机与集线器 D.计算机与路由器
3.对于给定的IP地址172.16.0.10/29,网络地址是( )
A.172.16.0.8 B.172.16.0.9
C.172.16.0.11 D.172.16.0.12
4.一般来说,交换机工作在______层,路由器工作在______层。( )
A.2,2 B.3,2
C.2,3 D.3,3
5.以太网交换机根据______转发数据包。( )
A.IP地址 B.MAC地址
C.LLC地址 D.端口地址
6.显示本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命令是( )
A.ping B.ipconfig
C.netstat D.snlookup
7.子网192.168.10.33 255.255.255.248的广播地址是多少?( )
A.192.168.10.40 B.192.168.10.255
C.192.168.255.255 D.192.168.10.39
8.交换机的堆叠模式主要有哪两种?(多选)( )
A.星型模式 B.环形模式
C.树形模式 D.菊花链式
9.交换式网络中配置VLAN后,交换机会根据端口不同的链路类型决定对通过的帧采用哪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多选)( )
A.访问链路 B.中继链路
C.环回链路 D.最短链路
10.IEEE802.11标准对下面______进行了规范。(多选)( )
A.物理层 B.介质访问控制
C.网络层 D.传输层
11.关于ADSL宽带上网方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通过普通电话线路,有时会影响电话通话
B.最高可达8Mb/s,实际使用中一般达到1Mb/s
C.使用普通Modem和ADSL Modem都可以
D.拨号速度3到8秒
12.下面不属于内部网关协议的是( )
A.RIP B.EIGRP
C.BGP D.OSPF
13.关于RIP1与RIP2的区别,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IP1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而RIP2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B.RIP1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而RIP2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
C.RIP1每隔30秒广播一次路由信息,而RIP2每隔90秒广播一次路由信息
D.RIP1的最大跳数为15,而RIP2的最大跳数为30
14.内部网关协议RI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______的协议。( )
A.链路状态算法 B.距离矢量算法
C.固定路由算法 D.集中式路由算法
15.关于外部网关协议BGP,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BGP是一种距离矢量协议 B.BGP通过UDP发布路由信息
C.BGP支持路由汇聚功能 D.BGP能够检测路由循环
16.VLAN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______来实现。( )
A.二层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中继器
17.协议telnet的端口号和传输层协议为( )
A.21,TCP B.23,TCP
C.25,UDP D.23,UDP
18.需要网络设备______可以采用访问控制列表增加安全。( )
A.集线器 B.路由器
C.智能集线器 D.网卡
19.查看VLAN信息的命令是( )
A.show lan B.show int vlan
C.show vlan D.show vtp
20.以下______不是静态VLAN的优点。( )
A.加入新的节点,它们会自动配置端口 B.配置容易
C.容易监测 D.安全性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IP地址
2.VLAN
3.RIP
4.ISP
5.访问控制列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TCP/IP参考模型是怎样划分的?各层的作用?
2.链路聚合有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实现的?
3.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简述局域网的常用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4.内部网关协议(IGP)分哪三种?并分别举一例。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校园网在进行IP地址部署时,给某基层单位分配了一个C类地址块192.168.110.0/24,该单位的计算机数量分布如表1-1所示。要求各部门处于不同的网段,请将表1-2中的(1)~(8)处空缺的主机地址(或范围)和子网掩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问题一:
以下是路由器A配置信息的片段,根据上图将空白补充完整。
……
hostname RouterA
interface (1)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s (2)
no keepalive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92.1.1.1 (3)
……
router (4)
network 10.1.1.0
network 192.1.1.0
network (5)
问题二:
以下是在某台路由器上显示出来的IP路由表:
……
R 148.1.0.0/24 [120/ (6) ] via 193.1.1.1, 00:00:00, Serial0
152.1.1.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152.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
R 192.1.1.0/28 [120/1] via 193.1.1.1, 00:00:00, Serial0
C 193.1.1.0/28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
上面IP路由表是路由器(7) 上的, 要在路由器上显示这样的IP路由表应执行(8) 命令,在上面的IP路由表中“R”表示(9) , “C”表示(10) .
3. 为了有效地缓解公网IP不足问题,某单位网络采用了NAT技术来解决。整个网络结构及NAT转换策略如图3-1所示:
下面是该路由器配置的一个片段,只根据要求解释配置命令,或将命令补充完整。
……
ip nat pool globalpool 195.1.1.1 192.1.1.5 netmask 255.255.255.0 (1)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globallpool overload (2)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 10.1.1.1 255.255.255.0
(3)
interface Ethernet1
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95.1.1.6 255.255.255.0
(4)
……
access-list (5) (允许单位内部的所有IP地址访问外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