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请选择您所要前往的区域: X

说明:题库内容持续更新中,如需要下载真题库文档请先注册登入

地区教育: 兰州| 嘉峪关|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更多
当前位置:甘肃成人教育网>教育资讯 > 正文

甘肃省系统谋划、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时间:2022-12-27 18:01:43 编辑:储老师

甘肃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系统谋划、创新机制,大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一是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高校制度,每年带队进高校听讲调研思政课,带头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甘肃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在全省大中小学构建“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思政课程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思政课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牵头成立“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并设立8个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分层分类指导。三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指导各市县、各高校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鼓励高校积极与中小学开展思政课共建,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抓住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一体化统筹建设机制。一是瞄准队伍建设短板,着力补齐思政课教师配备缺口。通过优先选聘、加强引进、多元遴选、校内转岗等方式,为全省高校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1647名,师生比达到1:340;为全省中小学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9100余人,兼职思政课教师3.1万余人。二是突出队伍建设质量,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素养。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省级层面每年组织培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1000余名;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确保每三年全面开展一次轮训。三是加大队伍建设投入,着力夯实思政课教师发展保障。严格按照本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思政课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探索设立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奖励绩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能力素养,不断完善一体化教研备课机制。一是构建“省市校”三级联动教研机制。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专项培训;各市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各校进一步结合学段、学校特点深入开展思政课教研,支持各地各校组织跨学段、跨区域教研实践活动,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二是实施思政课教师“名师引领工程”。自2019年起,省委教育工委分三批遴选成立50个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其中高校29个、中等职业学校3个、中小学18个。每个名师工作室每年招收10名以上学员强化教学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德育精品课、示范巡讲等活动,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整体教学水平提升。三是搭建思政课教研一体化平台。自2017年起,先后遴选确立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5所、重点培育对象13所,成立甘肃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探索形成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帮扶民办院校机制,在帮扶共建中提升全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组织12个思政课名师团队赴全省各地开展思政课建设巡讲,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畅通各地区、各学段交流互鉴渠道。四是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研讨等活动。组织全省大中小学同步开展“同上一堂党史课”集体备课活动,将各个学段知识相互联系和贯通,推动思政课教研教学一体化开展。探索高校思政课跨校选课机制,推动在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线上线下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试点,集聚区域优势资源,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注重特色培育,不断完善一体化资源共享机制。一是挖掘用好区域特色红色资源。在大中小学组织实施“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全省建成“红色基因研究中心”53个、“红色基因传承基地”477个,累计组织主题宣讲、读书征文、文艺竞赛、电影展播、社会实践等活动4.6万场次,共吸引师生2900余万人次参与。将“长征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丰富“红色甘肃”思政课程资源,引导广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二是创新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支持各地各校结合地方历史、文物、文化遗存等特色资源,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探索建设“文化甘肃”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三是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将全省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免费向大中小学生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相关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举办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师生“线下重走长征路”实践研学活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累计5000余场次,参与师生近1000万人次,着力打造“实践甘肃”思政课程,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

甘肃自考报考系统

自考报名入口

说明:甘肃省自学考试实行网上报考方式。

准考证打印入口

提醒:报考需本人操作,不得由他人代报。

热门院校专业

更多院校>>
school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国家双一流、985、211公办本科高校。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业余、函授)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本、专科学历教育,开设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4个本专科学历教育专业;现有在册学生10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近20万人。

school

陇东学院

陇东学院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隶属于甘肃省综合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陇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结构的成人学历教育办学体系。办学形式有函授、业余两大类,办学层次有高升专、高升本和专升本三大类;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达31个,在籍学生有四千多人。

school

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隶属于甘肃省综合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河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办于1978年,学历继续教育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主,有专升本、高起专两种办学层次,现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有19个,其中专升本专业有17个,高起专专业有2个。学院在读学员达四千多人,已培养合格毕业生超万名。

school

甘肃医学院

甘肃医学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隶属于甘肃省医药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设有高起专和专升本两个层次,专升本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6个专业,高起专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针灸推拿6个专业,在籍学生达1万余人次。

school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理工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学校成人学历教育有成人高等教育(成考)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考)两种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有函授、业余学习形式,开设了30余个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学校现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达1万余人。

school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理工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成人函授教育为主,自学考试为辅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现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达15个,在籍学生达1.4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近10万余人。

school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农林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目前院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设招生专业达14个,其中专升本专业10个,高起专专业4个。现在读学生人数超万人,并已向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达6万余人,对甘肃省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school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师范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全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目前,学院在25个专业本专科招收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学员,各类在校学生达30000余人。

school

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隶属于甘肃省师范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办学理念为“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重、以服务为先”,依托于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全力开展以函授为主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有函授本科专业18个、函授专科专业2个,招生教学覆盖多个地区。

school

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甘肃省财经类普通本科公办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成人高等教育函授(业余)、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专接本”等多种形式并存,专科、专升本层次学历教育和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新格局。现有开设招生专业达13个,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2万余人。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