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95年,盛宣怀设立的______是中国学校分班分级之始。(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D.天津中西学堂
2.班级管理的中心内容是( )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教学管理
C.班级学习管理 D.班级生活管理
3.一般地,男生从______岁起进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
A.10—11 B.11—12
C.12—13 D.13—14
4.小学低年级儿童主要以______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 )
A.社会反应 B.道德行为规范
C.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D.外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5.在班主任所面临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经常,也是最主要的是______的关系。( )
A.与学生家长 B.与任课老师
C.与学生 D.与校长
6.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前提是( )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目的
C.针对学生个人特点进行教育
D.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7.当班级群体出现共同目标无法形成、非正式群体逐步扩大、矛盾增多、舆论混乱、班主任工作被动,甚至与学生对立的状态时,这种班级群体属于( )
A.松散型 B.集团型
C.浮动型 D.集体型
8.少先队的队伍建设主要是指( )
A.健全组织 B.完善规章制度
C.选拔和培养小干部 D.培养队员的积极性
9.优秀家长的评选标准,可由学生先行提出初稿,然后由______审定。( )
A.校长 B.班主任
C.家长委员会 D.班委会
10.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班级管理的计划 B.班级管理的实施
C.班级管理的检查 D.班级管理的总结
11.班级工作计划的核心是( )
A.班级基本情况 B.班级管理目标
C.实施的具体措施 D.计划的检查和评估
12.教室窗户的透光面积与教室地面面积之比应大于( )
A.1:4 B.1:5
C.1:6 D.1:7
13.狭义上的班级活动,亦称( )
A.集体教育活动 B.班级教学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班级课外活动
14.科技活动的______规定了它与对学生的教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A.内容 B.形式
C.方法 D.目的
15.班主任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开端是( )
A.调查研究 B.分析原因
C.弄清事实 D.慎重处理
16.班主任让学生轮换当干部,负责组织某项活动,如社会调查、采访、社会义务服务等,在内容上主要是属于( )
A.体力型锻炼 B.技能型锻炼
C.能力型锻炼 D.规范型锻炼
17.班主任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语言加以提示,来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的谈话方式是( )
A.谈心式谈话 B.渐进式谈话
C.循导式谈话 D.点拨式谈话
18.用来考察班级学生的质量是否有所提高的标准,是班主任工作评价中的( )
A.职责标准 B.过程标准
C.素质标准 D.效果标准
19.从评价时间上来看,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做到( )
A.单项内容与整体评价相结合 B.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C.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结合 D.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结合
20.在班主任工作评价的组织实施中,形成评价的事实基础的是( )
A.确定标准 B.组织动员
C.收集资料 D.处理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班级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其具体功能有( )
A.教育功能 B.社会功能
C.文化功能 D.陶冶功能
E.熔塑功能
22.高级情感具体包括( )
A.灵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视听感
E.美感
23.以身作则原则提出的依据是( )
A.社会的要求 B.家长的希望
C.教育实践经验 D.教学客观规律
E.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
24.党在新时期要求少年儿童成为“四有”人才,“四有”的内容是( )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文明
E.有纪律
25.班级个别教育的常用方法主要有( )
A.规范法 B.谈话法
C.合作法 D.锻炼法
E.示范法
26.制定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有( )
A.方向性要求 B.可能性要求
C.可行性要求 D.先进性要求
E.激励性要求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7.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___________的确立应运而生的。
28.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_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29.提出班主任工作实践活动原则的依据,一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小学生的___________。
30.班集体对学生有陶冶作用,通过多样活动所形成的陶冶称为“___________陶冶”。
3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步骤包括:准备阶段、写出计划草案阶段和___________阶段。
32.开展小组活动要注意制定计划和必要的___________。
33.教育与___________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之一,是现代化大生产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34.学习榜样必须转化为___________,这是榜样教育的根本目的。
35.___________是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对教育目标及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36.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可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___________结合进行。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7. 班集体
38.班级管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40.为什么说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
41.在小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42.简述转化后进生的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贯彻集体教育原则。
44.结合教育实践,分析班级活动的特点。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l 2分)
45.小康平时写作业龙飞凤舞,难以辨认。任课老师多次批评也不见效。一次,课代表把他的作业张贴出去,小康非常生气,立即把作业撕了下来。课代表把情况向班主任作了汇报,班主任肯定了课代表的责任心。当班主任走进教室的时候,小康的情绪有些紧张,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可是,班主任却平和地说:“你们知道小康为什么把自己的作业撕掉吗?他是在为自己作业写的潦草而生气,撕下来正是为了把作业抄写工整。小康的作业是能写好的,我们应该相信他。”只见小康惭愧地低下了头,可同学们的脸上却表现出将信将疑的样子。第二天,小康真的把一份抄的工工整整的作业重新贴在了“批评栏”里了,并在作业的下面写道:“请看我以后的实际行动吧!”
试分析以上案例中教育行为所体现出来的该班主任所具备的良好的素质、班主任工作的原则、特点以及班级个别教育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