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 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被单列出来,并放在与知识、能力同等重要地位的是
A. 思想品德教育B. 心理健康教育 C. 法制教育 D. 行为规范教育
2. 在初等数学时期,开始尝试对命题证明的代表人物是
A. 塔利斯 B. 欧几里得 C. 罗巴契夫斯 D. 笛卡尔
3. 按照深浅、难易程度,使某些概念和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的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属于
A. 直线式 B. 圆周式 C. 单一式 D. 综合式
4. 我国正式建立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始于
A.1978 年 B.1981 年 C. 1985年 D.1989 年
5. 清朝官立和私立学堂广泛使用的算术教科书是
A. 《几何原本》 B. 《九章算术》 C. 《周髀算经》 D. 《笔算数学》
6. 程序性知识与技能形成有密切关系,具有
A. 抽象性 B. 具体性 C. 系统性 D. 操作性
7.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学生是否
A. 对材料获得感性认识 B. 理解了知识
C. 记住了知识 D. 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8. 小学生学习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以及从两位数除法到三位数除法的过程 都是认知结构的
A. 同化过程 B. 顺应过程 C. 强化过程 D. 迁移过程
9. 从外延看,自然数和整数两个概念属于
A. 同一关系 B. 交叉关系 C. 包含关系 D. 矛盾关系
10. 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B. 理解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C. 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D.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11.引导发现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
A.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B. 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C. 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D.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自然数、分数及一些常见的几何概念形成于数学发展的
A. 萌芽时期 B. 初等数学时期 C. 变量数学时期 D. 近代数学时期
13. 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测评属于
A. 预示性考评 B. 显示性考评 C. 总结性考评 D. 诊断性考评
14. 某学生能够又对又快地计算,这种特征属于思维的
A. 独创性 B. 敏捷性 C. 批判性 D. 深刻性
15. 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称之为
A. 直感 B. 想像 C. 表象 D. 直 觉
16. 因 为 (A+B)×C=A×C+B×C (前提),所以(A+B)÷C=A÷C+B+C (结论),这种推 理属于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判推理断
17. 根据学习兴趣的倾向性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受到教师称赞而引起的兴趣属于
A. 学科兴趣 B. 综合兴趣 C. 直接兴趣 D. 间接兴趣
18. 从外延看,两个数学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是
A. 并列关系 B. 包含关系 C. 同一关系 D. 交叉关系
19. 低年级儿童学习应用题时喜欢采用的形式是
A. 演示与模拟 B. 画示意图 C. 复述题意 D. 模拟操作
20. “小张有苹果8个,苹果比梨多3个,梨有几个?”这种应用题叙述形式是
A. 顺向 B. 逆向 C. 正叙 D. 倒叙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A.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B. 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C. 培养初步的观察力
D. 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 E.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促使数学发生急剧变化的发明是
A. 原子能的利用 B. 空间技术的兴起 C. 电子能的利用
D. 计算机的发明 E. 克隆技术的发现
23. 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看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分为
A. 单一式 B. 综合式 C. 抽象式
D. 直观式 E. 形象式
24. 下列学习过程属于水平迁移的是
A. 学过直角再学锐角、钝角 B. 学过长方形的周长再学正方形的周长
C. 学过加减再学乘除 D. 学了整数再学分数
E. 学了数值运算再学字母运算
25. 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有
A. 机械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D. 课外学习 E. 社会实践
26. 小学数学的智力技能包括
A. 口算 B. 笔算 C. 解题
D. 解方程 E. 操作
27. 下列属于电化教学手段使用的电教媒体的有
A. 幻灯 B. 投影 C. 计算机
D. 电影 E. 黑板
28. 数学教学评价的特点有
A. 规定性 B. 系统性 C. 综合性
D. 单一性 E. 超前性
29. 下列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 感知 B. 兴趣 C. 思维
D. 识记 E. 概括
30. 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属于同一关系概念的有
A. 等边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B. 长方形和矩形 C. 最简分数和既约分数
D. 质数和奇数 E. 分数和比例
31. 小学的笔算要求包括
A. 过程要明理 B. 注意验算 C. 书写要规范
D. 统一字体 E. 辅以出声思维
32. 数学应用题具有的特点是
A. 直观性 B. 实践性 C. 综合性
D. 开放性 E. 断言性
33.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与计算有关的知识包括
A. 数的认识 B. 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 C. 计算法则
D. 运算顺序 E. 图形
34. 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中间问题”的方法有
A. 连续两问改一问 B. 改变问题 C. 改变条件
D. 忽略条件 E. 忽略问题
35. 数学课堂教学开头的形式有
A. 开门见山 B. 趣题引路 C. 巧设疑窦
D. 操作演示 E. 以事喻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 学科数学
37. 教学原则
38. 数学思维品质
39. 笔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 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41. 简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42. 简述练习法的功能。
43. 简述如何上好复习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 举例说明何为教材中的难点。
45. 举例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46. 根据你本人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