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数学课程的性质表现在它是
A. 基础课 B. 文化课
C. 工具课 D. 以上答案都对
2. 小学数学是初等数学的启蒙阶段,它揭示的主要是
A. 数与量的最基础的知识B. 数与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C. 形与量的最基础的知识D. 数的最基础知识
3. 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联系表现在
A. 前者的内容依赖于后者的建立和发展
B. 后者的内容依赖于前者的建立和发展
C. 两者都是从一般原理出发
D. 两者内容的安排都遵循数学理论的逻辑性
4. 教材编排要突出特点,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重点是
A. 几何作图 B. 几何求积
C. 空间观念 D. 图形特征
5. 如果学生只知道2/3读作“三分之二”,却不知道其实际意义,这说明其学习是
A. 有意义学习 B. 机械学习 C. 接受学习 D. 发现学习
6.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7. 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A. 定向阶段 B. 自动化阶段 C. 单个动作阶段 D. 连续动作阶段
8. 推动数学教学的动力是
A. 学生已有能力与解决新课题的新要求之间的矛盾
B. 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数学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学生旧有经验与教材新知识之间的矛盾
D. 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之间的矛盾
9. 教学方法中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是
A. 讲解法 B. 谈话法 C. 引导发现法 D. 操作实验法
10. 录音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最早起始于
A.20 世纪40年代B.19 世纪90年代
C.19 世纪40年代D.20 世纪20年代
11. 杜威关于教学过程阶段的划分可以表述为
A. 情境 可题 段设 解决——验证
B. 问题 情境 段设 解决 验证
C. 假设 可题 情境 解决 验证
D. 情境 段设 问题 解决 验证
12. 为测试被试在受教育之前的某一方面的潜能,可采用
A. 显示性考评 B. 预示性考评 C. 诊断性考评 D. 形成性考评
13. 学习过乘法口诀后去计算7×8的结果,这种思维形式属于
A. 再造性思维 B. 创造性思维 C. 集中思维 D. 发散思维
14. 将个体心理背景划分为感觉动作 前运算 具体运算 形式运算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朱志贤 D. 科尔伯格
15. 经过实验证明,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这种思维方法属于
A. 归纳 B. 演 绎 C. 概括 D. 抽象
16. 以下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 感 知 B. 动机 C. 兴趣 D. 意志
17. 真分数与假分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属于
A. 交叉关系 B. 对立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并列关系
18. 应用题的特点是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
A. 逻辑性 B. 独立性 C. 系统性 D. 开放性
19. 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
A. 五百多年 B. 八百多年 C. 一千多年 D. 两千多年
20.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的文化科学素质包括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知识和
A. 日常生活知识 B. 课堂教学能力 C. 相关学科知识 D. 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点决定了数学
A. 语言表述的条理性 B. 证明过程的严密性 C. 数学结论的精确性
D. 思维的敏捷性 E. 应用的广泛性
22. 结合我国计数特点,小学数学教材把整数知识分为四个循环圈,它们是
A. 20 以内的数 B. 100 以内的数 C. 1000 以内的数
D. 10000 以内的数 E. 多位数
23. 数学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主要区别包括
A. 在活动速率方面的区别B. 在活动品质方面的区别
C. 在动作程序形成方面的区别D. 在自动化程度方面的区别
E. 在意识控制程度方面的区别
24.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 数学教材与数学科学系统的矛盾
C. 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
D. 教育者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E. 学习主体与教学评价的矛盾
25. 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有
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C.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E. 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相结合
26.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A. 教学任务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对象
D. 教学设备 E. 教师条件
27. 应用讲解法时要求教师的语言要
A. 清晰 B. 精确 C. 逻辑性强
D. 通俗易懂 E. 有感染力
28. 小学数学常用的课型主要有
A. 练习课 B. 复习课 C. 新授课
D. 单一课 E. 综合课
29. 具有再现性质的客观式试题有
A. 选择题 B. 是非题 C. 填空题
D. 匹配题 E. 改错题
30.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A. 概念 B. 判断 C. 推理
D. 想象 E. 表象
31. 下列因素总能够转化为内在动机的有
A. 兴趣 B. 爱好 C. 赞许
D. 奖励 E. 求知欲
32. 从外延上看小学数学概念存在的关系有
A. 同一关系 B. 包含关系 C. 并列关系
D. 矛盾关系 E. 对立关系
33. 导致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知识方面的原因有
A. 感知粗略 B. 概念不清 C. 算理不明
D. 笔算不准 E. 口算不熟
34. 应用题的叙述形式有
A. 顺向 B. 逆向 C. 倒叙
D. 正叙 E. 复式
35. 对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要求是
A. 科学性 B. 准确性 C. 深奥性
D. 逻辑性 E. 系统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 教材内容的直线式编排
37. 数学学习
38. 估算
39. 空间想像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分为哪几个阶段?
41. 简述传授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的关系。
42. 为什么说综合课型比单一课型更适合低年级?
43. 对小学生加强口算教学的要求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 试述小学数学备课的要求。
4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46. 结合实例对用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解应用题做出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