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科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8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所著的包含了力学和热学方面知识的科技著作是
A. 《墨经》 B. 《本草纲目》
C. 《考工记》 D. 《山海经》
2. 在碑石中出现了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的文明古国是
A. 印 度 B. 巴比伦 C. 埃及 D. 罗 马
3. 提出“把灵魂与肉体、心与物鲜明区别开来的二元论”这一学说的是
A. 伽俐略 B. 哥白尼
C. 格鲁特 D. 笛卡尔
4. 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来类比人脑的认知过程,用信息的接收、存储和提取来解释学习的过程的理论是
A. 行为主义理论B. 建构主义理论
C. 信息加工理论D. 情境学习理论
5. 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分类依据是
A. 组织形式 B. 表现形式 C. 内容性质 D. 哲学观
6. 泰勒提出了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基本原则, 其课程设计的视角是
A. 哲学 B. 社会学 C. 科学 D. 心理学
7. 小学科学教材呈现方式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 以科学概念体系为主线展开 B. 从学生的视角描述科学事实和概念
C.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 D. 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需要
8.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内容的变迁可从科学课程进入小学校算起,其标志是清政府1902 年颁布的
A. 《新学制课程纲要》 B.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C. 《小学课程标准》 D. 《钦定小学堂章程》
9.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A. 皮亚杰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杜威
10. 以下不属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中“物质世界”方面内容的是
A. 天空中的星体 B. 力 C. 运动 D. 能 量
11. “以掌握重要的科学概念为主要目标,并强调以观察和实验等科学方法作为达到这一 目标的手段”的教学模式是
A. 实验教学 B. 概念教学 C. 自然学习 D. 小学科学
12.20世纪初,我国的小学科学教材《格致》和《理科》,是从哪个国家的教材翻译过来的?
A. 美 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 国
13. 美国科学教育内容所包含的三个维度是
A. 学科核心概念、跨领域探究和实践
B. 实践、跨领域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
C. 大概念、跨领域概念和科学实验
D. 学科核心概念、跨领域概念和科学实验
14. 以下关于科学教育中个别化教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以学生兴趣与需要为中心
B. 强调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
C. 强调以产生合作动机为根本
D. 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
15. 在教育评价中,着眼于“过去”的评价属于
A. 定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绝对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16. 提出“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这一原则的学者是
A. 帕 克 B. 夸美纽斯 C. 杜 威 D. 卢 梭
17. 以下关于复式教学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B. 教师队伍的合作性
C. 教学任务的多元性 D. 教学过程的交替性
18. “为了解蜗牛的行为,制定一个观察计划”属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层次是
A. 分析 B. 应用 C. 综 合 D. 领会
19.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在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中,用以实施科学史教育且获得极大成功的教学法是
A. 项目教学法 B. 案例教学法
C. 启发教学法 D. 探究教学法
20. 以下关于定量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能够消除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 B. 定量数据比定性资料要准确
C. 受到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D. 定量研究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 当前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是
A. 对小学科学教育地位的认识不到位 B. 教学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C. 课程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D. 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E. 科学教师队伍亟待优化
22. 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是
A. 增加短时记忆容量,适度提供教学信息
B. 教学过程中合理制造认知矛盾
C. 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观
D. 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E. 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23.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的特点表现在
A. 科学呈“加速”文化发展的形式,使自身的理论性进一步加强
B. 科学技术的实验性使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
C.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学向度为人们所关注
D. 科学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体文化和主体地位
E. 科学发展的人文化趋向
24. 科学教育中,数字化学习环境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A. 数字化存储 B. 多媒体呈现
C. 单一教材编撰 D. 智能化互动
E. 网络化传输
25. 以下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有
A. 评价结果以定量为主 B. 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同伴等
C. 是着眼于“未来”的评价 D. 关注结果,重在判定
E. 评价内容是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 科学教育的两大功能是 功能和社会功能。
27. 科学知识不具有完全的 ,科学理论不可能是完满的。
28. 根据泰勒课程编制原理,课程设计要从 、学生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考量。
29. 标志着经典力学建立,由牛顿所著的科学名著是《 》。
30. 课程的组织形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被称为 。
31. 《科学教学计划》 一书中强调要将一般原理和通用法作为科学教育的 目标。
32. 根据杜威的观点,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
33.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包括: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
34. 教学性目标是在课程计划中预先规定好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应获得 的
35. 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被称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的是课堂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 实验法
37. 科学教育
38.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39. 合作学习
40. 量化评价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 简述信息加工理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42. 简述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43. 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体现实物教学具选择的科学性?
44. 简述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 联系实际谈谈小学科学教育中个别化教学组织的特点。
46. 试分析学校的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与发展性评价理念不一致的情况。